阅读历史 |

第391页(2 / 2)

加入书签

他中了秀才,怎么能忘记村民呢?

“二位请坐,听我慢慢说。”沈修远请两位坐了下来。

两人都有些不高兴,但还是坐了下来。

“这对咱们河湾村来说,那都是天大的好事你为何不同意?”

“我不同意其实是有原因的,咱们纳粮为了供应那些当差的人,还有一部分的粮食是被拉去当军饷的。

若是人人都有此想法,那些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将士们又该吃什么喝什么?”

“少了咱们河湾村的粮朝廷又不会穷上,但对咱们河湾村的百姓来说,那就不一样了。”王大爷不以为然的说道。

“这么说确实没错,可是王大爷你忽略了一点。

朝廷让上交公粮,就是有无数个像河湾村这样的小村落交在一起的。

虽然每个村子交的粮看起来杯水车薪,可是村子多了积累在一起就成了一大堆的粮食,就能养活边疆的将士们。

所以保卫国家匹夫有责,并非口喊口号,也并非是说每个人都要上阵杀敌。

而是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咱们河湾村是种地的,那就好好种地。

将士们在边疆就好好守护边疆。

大臣在朝堂,就该尽心竭力为国为民。

边疆的将士们哪一个不是出我们百姓中出来的?

是他们舍了自己的小家,不顾惜自己的性命,才能保全我们大家。

没有他们,哪里有我们如今太平的日子?

倘若人人都不去上战场那谁来保卫国家?

倘若没有人保卫国家,百姓又如何能安居乐业?

又如何能种地,能收粮?

若人人都不愿意纳粮,他们吃什么?

千万莫要寒了边疆将士的心,他们都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再说,我家冬至的地也还是需要纳粮的。

她的地没有挂在我的名字下,我也没准备把她的地挂在我的名字下。”

沈修远激情慷慨的说了这么长一大段的话,让里正和王大爷两人面面相觑。

“这……”里正有些不知道要怎么接话。

王大爷面上也有些羞愧。

两人站起来,对着他郑重作了一揖,说:

“原来是我们太小肚鸡肠了,既然是这样,那我们也就不想沾这个便宜了。”

沈修远也起身对着他们回礼,说:“咱们河湾村现在不缺吃不缺喝,只要肯干,家家户户都有余,所以通过纳粮来报效朝廷,这是理所当然的。”

“果然是多读了几年书,见识就是不一样。

我们可就真的是老了。”

两人告辞而去,也没有什么心里不舒服,都是有些尴尬。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