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页(2 / 2)
“我看过,虽然有些吓人,但不得不说一句,写得真好。”
“我也看过……”
听旁人提起都是夸赞,说的赵平安更不敢抬头了,坐在上首的王大人见他这副模样还有些想笑。
郑大人问他因何笑得这么开心?王大人摆摆手糊弄了过去,他是知道轻重的,可不敢将赵平安便是这诡事奇谈的撰写者这件事情透露出去,便只憋着笑,回道:“没什么……”
他这哪里像是没什么的样子?郑大人随着他的视线看过去,不只是他,蒋大人也顺着看了过去,顺着线找到了赵平安。
果然是那小童的原因
郑大人就不明白了,刚刚他也在看着,那边虽是有动静,但那孩子明明什么也没做,如何就能引得王大人青眼?
他虽是与王大人品级相同,但他二人出身不同,王大人本就出自高门显贵世家大族。而他一介寒门,靠着政绩一点点爬上来,才爬到主考官的位置,此中辛苦,不足为外人道也。
他比王大人早登科多年,同样都是中了进士慢慢熬资历,又坐到相同的品级。王大人今年也只四十出头,而他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五十多多了,这便是有背景和没背景的区别。
虽说如今他也是人前显贵,但若是当初他也有人帮扶……定会比现在走得更远、更长。
相识多年,他知道,王大人是个不看重身份的。
这孩子,比他运气好。
下午的时候,他们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便是这选入国子监生的名单公布。
国子监的学子皆被成为监生,而监生又分为举监、贡监、荫监、例监、恩监。
若是以举人身份入国子监那便是举监;依靠父祖的官位取得入学资格的则是荫监;有钱人家捐钱也能进,但耗费的银两最低也是千两起步,这类人通常是奔着结交一些达官贵人去的,叫例监。
还有两类情况,一是恩监,一是贡监,恩监是皇家有喜事特别开恩招进来的;而贡监则是各郡县贡献给皇上的优秀学子,一般是取县试前三甲的秀才。
因着学子们来源广泛,学力也不大相同,这就导致了国子监招来的学生良莠不齐,派别明显。从举人到秀才,再到没有功名的荫生,几大派系的监生你看不惯我我看不惯你,尤其是有好些个荫生,仗着自己的家世背景,最能挑事儿……
每回国子监的招生都是没准儿,有时三五个,有时候一个都不招,今年特别放宽了条件,在每个郡里接收十名,三十岁以下的举人,可入国子监深造。
姜鱼林的乡试排名在十几名,原本是够不上的,不过他最占优势的一点就是年龄小。但从三十岁以下挑选,光靠今年的举人数量还是不够,所以他们便邀请了前两年中了的举人们过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