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8页(2 / 2)

加入书签

林嫤还故意瞥了皇帝一眼,故意笑道:“臣妾还怕皇上忘记太子还要大婚的事了。”

皇帝笑道:“朕一直都记着呢。”这是他第一个儿子娶媳妇。

想着脸上不由带上了几分喜色。

皇帝又道:“这次泰儿做得很不错,能够礼贤下士,谦逊好学,与负责水利的官员一同想办法,还能与百姓同吃同苦,不枉朕让他出去历练这一番。当地的官员对他的评价颇佳。”

虽然这些评价里面有大半是为了讨好太子的,但他能做出个样子来,也算是他有所长进。

林嫤道:“其实太子是聪慧的,以前只是有些被宠坏了。”

皇帝点了点头。

四月下旬的时候,太子终于回京。

去的时候二皇子是与太子一起去的,但回来的时候,二皇子却主动请缨要求留下来继续监督水利进展,并写了一道折子快马加鞭递呈给了皇帝,提出了解决水利兴修难题的几条建言。

而他的建言,的确有可实行之处,令工部的几位大臣颇为赞赏。

所以此次视察水利的事情,朝中的大臣们对二皇子的褒奖反倒是压过了对太子的赞扬,仿佛功劳全都在二皇子身上,太子倒是成了陪衬沾光的。

太子在延庆宫听到大臣们对二皇子的赞赏时,不屑的嗤了一声。

二皇子折子上提出的那些建言,是他翻遍百工典籍,并与赵凛通过书信讨论想出来的办法。

他并不打算利用这个跟父皇邀功,且想出来时并不知道这些办法是否行得通,所以当时跟负责水利的臣工提了出来让其试看是否可行。

赵凛不仅文才出色,在水利百工方面也有自己的见解和造诣。他提出的办法,经过赵凛的修正和补充,在解决水利上的一些难题时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没想到这些如今倒是成了老二的功劳。

老二的确有几分聪明,赶在他前面先给父皇上了一道折子,负责水利的臣工不会参与到皇子之争中,所以他明白他们不会主动说出实情,而他这个太子回京后若跟父皇或大臣说这些办法是他想出来的,大臣们只会认为是他这个太子与兄弟抢功。

就算他据理力争最后证明是他想出来的,也会失了太子的风度,变成他这个太子不够谦逊,好大喜功。

不管怎么样,他都得吃下这个哑巴亏。

不过老二既然喜欢抢功,那他就将这份功劳送给他。

他就让他看看,是不是争一个贤名,他就能将他这个太子拉下来自己当太子。(未完待续。)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