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7页(2 / 2)

加入书签

“是,下官亦为女子,不愿见有女子受磋磨,好在下官运气好,得陛下照拂,这才还梁城一片清静。”

“恩,陛下知道你做的事,十分欣慰,同时陛下也知道,那些乐人变为民籍后不便以操乐为生,一身技艺白白浪费,很是可惜,故而叫某带陈大家来此,创办义塾。”

卓露绛不禁露出惊讶之色,“少将所言义塾,可是民间开办的义塾?”

自打沈罗珏上位后,义塾就以定安为中心,辐射至大江南北,一年过去,基本上各地都有义塾开办了。

这里头镜湖功劳不小,镜湖在定安和太后定居,与亲人在一起后,太后的病症好了许多,而且不用在压抑的皇宫呆着,镜湖也很是珍惜这个机会。

她清楚,只要自己在外做的好,沈罗珏就不会将她叫回去,因此镜湖办事上心的很,这才有了而今义塾遍地的盛况。

有了新的造纸术帮助,更低廉的纸张能开办更多义塾了。

卓露绛对义塾的建立也很上心,虽说县里有县学,可县学开销大,并且能进入县学的,多半是已经打好基础的人。

这些学子家中底蕴深厚,但他们人数稀少,想从里面找到个出成绩的天才,无异于浪里淘沙,寻到金子的概率很小。

有了义塾后,生源更多,出人才的几率也就更大了,卓露绛当然求之不得。

只是在卓露绛的印象里,义塾教的都是四书五经,哪儿有乐人去教学的?

“少将军,下官已经聘请乐人中技艺高超者入县学为师,教导学子君子六艺之道,这义塾……”

“县学学子家世天赋均为县城上品,少有寒门之人,义塾是面向寒门,并不冲突。而且入义塾教学者,并不要求其技艺多么高超,既能安置多余的乐人,又能物尽其用,教化众生,是不小的功绩呢,卓县令,你说是吧?”

薛满堂听完这话,对陈琉璃刮目相看,没想到陈琉璃还有这样一副好口才呢!而且说的极为到位,知道对方想要什么。

薛满堂可是听说了,这位卓县令和朱瑶彧为同一届,朱瑶彧为状元,她为第二,向来是不太服气的。

卓露绛果真露出了心动之色,能获得更多政绩,压过朱瑶彧,是她的理想啊!

谁能不为理想折腰?

反正卓露绛折了,并且折的很彻底,她刚刚对陈琉璃的态度还不冷不热的,现在冲着陈琉璃笑成了一朵花,恨不得鞍前马后的伺候陈琉璃,让陈琉璃能对梁城更上心些。

学习音律一道者,若是能到达陈琉璃的境界,那对于平民来说,是如虎添翼,虽说大环境认为乐人低贱,但没人会认为音律低贱。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