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分卷阅读211(2 / 2)

加入书签

两人除了怀里的枪什么也没带,一到北区王彼得就停好车。为了安全考虑,每次行动前都会重新调整碰头地点,王彼得也猜不准贺云钦他们此次的活动场所,在街区转来又转去,最后只得放弃。

两人混在人群中,依次在斯摩灯泡厂、敦比香烟厂和那所空置洋房附近徘徊,然而王彼得去年才在贺云钦的介绍下入会,至今跟许多组织成员都未打过照面,一圈转下来,别说贺云钦和瑞德,连其他组织成员都未见到。

盘桓至晚上八点,王彼得的信念终于动摇了,停下来重新将红豆的话想了一遍,对虞崇毅道:“我觉得我们不该在北区浪费时间了,万一我们还没找到贺云钦他们,反叫彭裁缝或是向其晟抢了先就不妙了。要不就像红豆说的那样,我们换个思路。”

虞崇毅虽然记性不如王彼得,但因为具备这种特征的建筑少,想了想道:“那我们岂不是该离开北区?”

王彼得是个下定决心就不摇摆的人:“对,如果红豆的反向思维没错,我们就该去中区那几处找,那地方离战场近,又甚远,趁战况恶化前,我们别耽搁了,这就走吧。”

虞崇毅点点头,将枪摸出来擦了擦,又重新放回口袋。

他半点不敢松懈,由始自终都将枪握在口袋里,出于一种对于危险的敏锐感知能力,他时刻准备扣动扳机,来应对突发事件。

***

晚上九点

培英小学

因临近战场,此处远比同一个租界的西区和北区荒凉,炮声隆隆传过来,震动着脚下的地面,也震动着所有人的心。

让贺云钦他们没想到的是,由于临时涌入的难民数量过多,其余几个区块已经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被迫迁来培英小学门口的难民数远比他们想象中要多,里外加起来约有一百余人。

老刘和余睿在离门口数百米的地方架起了临时食品和衣物施放点,老刘身为所谓的爱国报刊创办人,施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