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8页(2 / 2)

加入书签

也是他们不知道那地瓜竟然能稳定十代,否则他们去年就守在地里,出双倍粮食全部换走了。

过后,杨佰还打电话过来说:“常同志啊,这回的换粮食你们吃亏了,我把李洋和苏平阳两个小队拨给你当长工,不用工钱和三餐,随便你使唤。”

常玉婧哭笑不得,“首长,您当我是周扒皮呢?”

她自己也很清楚,二十来人的饮食农场还负担不起。

“开荒队还要接着开荒,要种的地只会越来越多,这两个小队还不一定够呢。”

“首长……”

“农场的基础设施不用担心,国家有专项拨款,五月中旬左右,工程队就会下来修路。”

“常同志,请记住,你有任何的困难和要求,都可以跟国家提,为了华国,为了人民,为了美食,我们一起奋斗!”

常玉婧直到挂断电话,还有点懵,脑袋里都是杨佰最后那一句话。

不过听他的意思,开荒队还在开荒的地,那也是属于开心农场的?

这波换完种子,常玉婧在官方网站的角落里,果然看到有关于庆城以及南湖开发大型国有农场的消息。

而除了庆城,几乎每一个省都有在建大型国有农场,庆城南湖的这一个,一点都不显眼。

杨佰他们拿来换种子的粮食,除了稻谷也有小麦,不过做出来的饭,总是不如自己种的香,口感也差得多。

不过小麦磨成的面粉倒是比超市里买的好一点,而常玉婧揉的面做出来的馒头或是面条,都比其他人好吃。

林蕉蕉不信了,还拉一堆人来揉面团做馒头对比,发现还真的是这样。

有的人揉的面团甚至连发酵都发酵不起来。

一番对比下来,果然是常玉婧揉的面团做的馒头最好吃。

林蕉蕉百思不得其解,跟着常玉婧学从头到尾学了三四遍,掐着秒表算,还是不行。

她只好放弃,这真的太难了。

因着没有南瓜了,牛奶也要省着用,这回做的馒头都是加的玉米面,做成了玉米馒头,味道还挺不错的。

这玉米面他们吃的不多,最多就是玉米饼,偶尔熬粥的时候会加一点玉米面。

说实话,常玉婧不是很吃得惯,她更爱鲜玉米,等夏天鲜玉米能摘了,她一定要摘一堆,剥成玉米粒冻在冰箱里。

这场倒春寒结束之后,天气很不错。

那块育地瓜藤的地,谢平仔细拔了草,然后拿液体肥料按比例兑水浇下去。

常玉婧也好奇这肥料的作用,就特别分出了一点精力给这块地。

毕竟农场里不咋需要地瓜藤了,她都准备这一块地再养养,把地瓜藤摘了喂猪。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