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1 / 2)

加入书签

能不能批得看流程。”柜员尖尖的下巴往那摞纸一挑,“你看见了,都是今天收到的申请。银行又不是救济所。”

  纪星脸上红了一道,较劲似的说了声:“谢谢。”

  柜员没回话了,瞅她一眼。

  她转身离开时,背后传来一声自言自语:“切,固定资产都没有。没钱创什么业啊。”

  纪星从银行出来时,觉得自己脸皮都掉了一层。她没工夫过多地纠结自尊心问题,还得打起精神赶去约定的酒店见投资商。

  那位投资人是栗俪介绍的,某公司老总,姓吴,约莫四十岁,戴一副框架眼镜,面相端正,身材挺直,很有精气神。人收拾得干净整洁,态度彬彬有礼,眼睛笑起来弯成一条缝。

  纪星对他初感印象不错,聊了没一会儿,把准备好的资料递给他看。

  吴投资人看得很仔细认真,忽说:“你和栗俪是校友吧?”

  “是。”

  “你们学校出人才啊。”他叹道,“年纪轻轻就敢闯敢拼。”

  纪星不好意思笑道:“就年轻折腾一下,过几年怕没这么大胆了。”又问,“我听栗俪说,您也是做医疗这块的?”

  “卖药品的。前些年效益好,现在不行了,市场不好,危机重重。”他叹了口气,“转型也困难,所以想投资,摸索一些新方向。”

  纪星揣摩这话,初步判断出几条信息:一、他对医疗整体是有把握的;二、他不太懂新方向,不会过多参与;三、他在摸索,可能不会投太多钱;四、他想转型,可能想要较多的股份。

  前两条对她有利,后两条需要拉锯。

  而经过和韩廷谈判的大挫败后,纪星认真反思过自己。即使她再如何自信再如何深信她的产品独树一帜,她要的也太多了:天使轮就提出2000万投资,10%的股权,这令大多数投资商望而却步。韩廷虽然能给2000万,但他要51%。

  和苏之舟等人商量过后,纪星调整了投资额和股权占比:1500万,15%。

  “1500万,15%。”吴投资人念喃一句,翻着资料,说,“你们这都只是计划,还没有产品对吧?”

  言下之意纪星很明白,立刻拿出平板电脑,调出视频给他看:“这是我们设计在电脑模拟中打印出的产品,您看。”

  视频里各个维度展示着牙齿、骨骼等手术用植入器械。

  纪星说:“星辰只做一件事情——把客户需要的牙齿、骨骼、心脏起搏,动脉桥等个人医疗数据用最精细的工艺程序和信息建模设计出来,并精准传递到打印机上,再用最好的材料将产品打印制造出来,变成专属于每一位客户的医疗器材。这种做法还是很有独创性的,以后的市场也会很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