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9页(2 / 2)

加入书签

“正是因为鞑靼人去德县,我才要过去。此处离德县不远,咱们一路并未听到鞑靼人炸粮仓的消息,想必他们还没有动手。德县知府东培聪与我是同科进士,我想去找东培聪,万一能赶在鞑靼人动手之前告知他,便能救百姓于水火。”

尹冬冬有些不放心,“可是修竹,你自己去德县能行吗?要不我跟你一起去吧。”

“无妨,鞑靼人又不抓我,倒是你要多加小心,他们一直觊觎云珠郡主,此番回京,你一定要护她周全!”

“这是自然!”尹冬冬拍着胸脯向他保证,“修竹你放心,有我尹冬冬在,保证云珠郡主一根头发都不会少!”

宋赟简单跟尹冬冬告了别,默默望了宝云珠一眼,便小心地向南跑去。

德县在大晟素有九达天衢之名,是大晟的陆路枢纽。南来北往的客商结在此处落脚,漕河亦经过此处,与临清相比,繁荣程度不相上下。

宋赟一路狂奔至德县县衙,本想让衙役通传,奈何身上太脏,让人一棍子赶了出来。

宋赟从地上爬起,灵机一动冲到县衙门口的登闻鼓前,抽出棍子奋力敲起。

东培聪升了堂才发现地上站的是宋赟,忙不迭把他请进偏厅。望着灰头土脸,衣裳还烂了半边的宋赟,一脸诧异,“修竹,你怎地这般模样?”

宋赟顾不上寒暄,一口干了手中的茶水,先问道:“德县粮仓可还安好?”

东培聪一脸莫名,“挺好的啊。正月里无甚大事,一切都好。”

宋赟松了一口气,这才缓缓说起这几日的见闻,东培聪听闻之后登时一身冷汗,当即就招了人手严查粮仓四周,又写了手信去兵备道借兵,匆忙部署一番才与宋赟聊道:“前几日听闻京中有变,原以为是太后跟陛下又争执起来,没想到竟是鞑靼人从中作祟,我还真是不知事态严重至此。咱们离京城甚远,多亏修竹舍身相告,不然兵临城下我等亦不知晓。我今夜便贴告示于城中,凡有百姓见到鞑靼人行踪,举报者皆有赏。”

东培聪越想越坐不住,决定亲自去粮仓查看,“修竹你先换身衣裳,我去去就来。晚上等我回来,你我好生叙叙旧。”

宋赟望着自己满是泥泞的裤腿,赧然道:“那就叨扰了。”

东培聪离开前忽又想起一事,折回来对宋赟说:“对了,前几日大理寺有个送京重审的案子,押送犯人的差役路上病了一个,现下犯人正停在德县大牢。我看大理寺的令书上写着责办人是左寺副宋赟,可是修竹你?”

宋赟被他一说,想起了他没被鞑靼人抓走前办的那个案子,点点头,“是我。”

东培聪一笑,似乎松了口气, “那就太好了!那四州巡抚徐智艋尤为关心此案,既然有大理寺的人在,我便省的与他周旋!说起来我还未恭喜修竹你呢!竟高升到了大理寺,待我回来,今夜必要与你痛饮三杯!”

宋赟笑笑,忙向他还了一礼,“东兄见笑了。”

简单洗漱一番,宋赟刚坐下,师爷便把秋娘案的卷宗递了上来,“宋大人,这是临清的案卷,全数在此,老爷说交给您。”

宋赟接过卷宗翻了一遍,与在大理寺看的无甚差别,但他忽然想起犯人正在县衙,于是问道:“我能见见犯人吗?”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