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7页(2 / 2)

加入书签

孙久林那天找他,就是说关于材质和胶皮改革的事情,但奥运会的事情,俞近识也早就知道了。

但他没有特意找何虹或者常晴说。

对她们而言,参加世锦赛,夺取冠军,已经有了足够的信念,没有必要再把“两年后奥运会”的事情在压在她们身上。

何虹在国乒队的心态都是出奇难得的,很多人不是没有天赋,也不是没有实力,但就是心态太杂,打球的时候想的太多,杂念太多,心态容易稳不住,但是何虹就不存在这样的压力,输了球,有的人会就此奋发,有的人可能就从此倒下,而何虹呢,照样高兴。

这种心态有好有坏,好的就在于她乐观,能坚持,也不会心态崩掉直接输掉不该输的比赛,但是坏处也明显,她欠缺戚无这种冲冠时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决心。

所以在半决赛时,她对上葛小若,也躺的心甘情愿。

现在还好,何虹正在成长期,如果未来在大赛当中,当她成为前辈,成为主力,去冲冠时,很有可能因为缺少着一股非冠军不可的气势,而和冠军失之交臂。

这个时候告诉她奥运会的事情,她会更兴奋,但是转头估计就忘了,白兴奋一场,可能注意力更不在世锦赛上了。

而常晴呢?

常晴最宝贵的就是打比赛的时候,心思干脆,她要做的就是赢球,就是冠军,但她不是非冠军不可,她要做的就是无论领先还是落后,都要把这场球一个个比分地拿下,一轮一轮地打下去。

所以,她的无谓失误很少,也几乎没有发挥不好的时候,当一个人既有实力,又能稳定发挥的时候,她就非常可怕了。

她不是为了能进奥运会而打球,也不是为了被吹捧四冠王而在单打赛场上拼到最后一个球,她这么做,只是因为在赛场上,她就该这么做!

俞近识自己就不喜欢去想打球之外那些歪歪道道的事情,什么主力陪练,什么成绩资格,什么大赛小赛——

只要在赛场上,只要手里握着的是球拍,就要认真对待,就要尊重比赛,尊重对手,这也是尊重自己。

所以,很多人觉得常晴和俞近识像,不只是脾气还是打球上,但只有陈钯看到了两人同样难得的干净的想法,纯粹,简单,却充满了魅力!

他在入队的第一天就用常晴这个天才给大家做榜样,磨练新人,搓锐气,换做别的叛逆队员,还真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对于常晴,陈钯现在反而觉得,她是最不需要这样的“锉锐气”。

她不会被自己的成绩迷了双眼,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追捧和称赞而迷失自己。

这对于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小孩来说,是非常难得可贵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