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7页(1 / 2)

加入书签

“所幸人数伤亡并不大,只是堆积材料的地方被引燃闹了些动静出来。后背这一下是当时本王决定赶往矿山时隐藏在冀州军里的一个参将趁乱射出来的冷箭,军医看过了,不是什么要命的毒。”

杨晏清没有被萧景赫搪塞过去,坚持问:“什么毒?”

萧景赫停顿了一下,答:“迷石散。”

杨晏清并没有听过这种毒药,想必应当不是江湖毒药,只是暗自记在心里准备等会传信问问甘大夫。

“王爷说,颜修筠究竟想做什么?他十分看不上大庆的模样,却又在朝堂之上不明着祸乱朝纲甚至还在某些时候扶持一些清流官员,要说他谋反之意懈怠,他却几次挑起大庆与周国、蛮族之间的矛盾,就像是……”分裂成了两个人似的。

杨晏清在心里反复推敲揣摩,颜修筠的种种行为都透着一种自相矛盾的违和,就像是一边在挑拨,一边又在维持朝政;一半做着大庆兢兢业业的朝臣,一半干着通敌卖国的勾当。

杨晏清之所以能将李贤彻底扳倒的原因就是因为李贤是彻底的不干净,并且人证物证俱在,目的也十分明确——名、利。

可是颜修筠这个人在朝堂上的根基更深,份量更重,杨晏清将这个人曾经坐过的职位,经手的案件,负责的事务全都一一调阅查看细细揣摩,可怕的是这个人从他二十岁入仕以来,便一直是一个清清白白没有任何把柄的朝廷官员。

哪怕有牵涉科举舞弊,牵涉詹王谋逆,但是细细掰开来,却找不到一点他参与其中足以定罪的证据,就连被抓之后的犯案官员,也绝不会反口去咬明明是主使者的颜修筠,反而大多都会闭嘴抗下所有的过错。

杨晏清原本以为礼部尚书会是一个突破口,可那看似精明利己的孟尚书,除却曾经托人问话找颜修筠帮忙以外,半点没有透露出科举舞弊是颜修筠的指使,一言一行都只是说朝堂规矩素来如此,他不过是遵循礼部先例罢了。

萧允曾经问过杨晏清这个问题,杨晏清的回答也很是简单:“若是真的找不到突破的点,那陛下大可以在任用他的同时熬死他。”

说句不好听的,颜修筠的行为处事在明面上来看仍旧是德高望重的阁老,哪怕私下里是多么淤泥沉陷,他也绝不会放弃风光的名声地位,对于如今才不过十一岁的萧允而言,有的是时间熬死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

更何况萧允毕竟年少,如果顺风顺水年幼之际便直接独揽大权,朝廷之上没有一只拦路虎挡路石,只怕随着掌权时日见长,萧允也会因此移了脾性。

颜修筠这样的磨刀石倒是正合适。

“他把大庆视为能力的体现,是他为官的作品。”萧景赫忽然道,“但是他却恨着萧氏一族,因为萧氏一族让他失去了此生最爱。”

“……最爱?前朝废帝?”杨晏清有些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