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6页(2 / 2)

加入书签

“是,正是在下。”李铁头轻轻颔首向人致意,坐在对面的刘寅总觉得此人似曾相识。

“李......李公子啊,您这是从何而来啊?”江阴县丞刘寅亦是举人出身,入仕已有十年,可是见了这个人确实不知为何,不自觉的恭敬起来了。

“在下这些年一直四海为家,听闻江阴县人杰地灵故而来此游历。”李铁头笑言道:“某在此盘桓数月,见江阴之地风土民生果然不同,遂想在此地定居,正巧碰见您县学之中招先生,故而想在此处谋个生路。”

“那是!我江阴之地确实人杰地灵。就说那易鶨先生避世隐居,当朝太傅出仕的百茗山,距我江阴也不过一步之遥。”刘寅相当自豪的笑道:“古人常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本官瞧公子通身上下气度不凡,想来给幼子开蒙的诗书经典都不再话下吧?”

“这点请大人放心,在下在外游历多年。不说胸中有丘壑,但也多少有些见闻,给我大周的学童开蒙想必是得心应手。”李铁头毫不谦虚的应承下来。

“既然如此,择日不如撞日。”刘寅起身朝铁头公子做了个请的手势:“就请李公子随本官去新盖好的县学之中去看看吧,若是您觉得合适,本官就修书上报知府大人,再直接在给您在县学里收拾出一间院落来,您看如何?”

“多谢县丞大人想得周到,在下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

事实证明,李铁头确实是个顶顶好的先生。不仅熟读诗书,且见多识广,不管多古怪刁钻的书目他都能讲出个一二三。县里新入学的孩子,无论日常有多调皮捣蛋的,到了他手里立马都能变得规规矩矩。

他到县学一个多月后正赶上中秋,江阴县给了他五十两纹银的节礼,他便揣着银子到了广陵府上给学子们一人买了一小包月饼,又教了许多有关中秋拜月的习俗和诗书,学子们带着月饼回到家中,又是贺节,又是背诗,弄得各家各户都喜气洋洋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