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1 / 2)
不过不少人自言自语道:“他这是想干吗?”
评委席上,徐沐盯住海面情况,良久才开口:“Off The Lip。”
而在他旁边的评委听到这句话愣住了:“你说三号选手要用冲浪板从浪尖顶部垂直冲出然后再翻转回切?”
“不。”徐沐缓缓说道:“他很可能结合Off The Lip和Air360度的翻转跳跃。”
旁边人停顿两秒:“那不是徐老师你的成名动作?”
“嗯。”徐沐的视线回到海面,眼前的青年仿若与十九岁时的自己重叠。
青年那360度的翻转回旋身影不光映在徐沐眼里,更是印在现场观众视线中。
阳光透过青年身体的缝隙,折射出类似于金色的光辉。
观众席的时间像是被凝固住,连呼吸声都已停滞。
直到青年平稳地落在浪壁上,他们才爆发出雷霆般的掌声及欢呼声。
作者有话要说:
某次温网比赛时穿橙色鞋底被警告的那位是我的男神~费神~
我在这本书设计冲浪比赛规矩时也参考了不少网球比赛的规则,类似于职业化、滚动积分制之类的。
满满在向徐沐致敬,他其实挺崇拜徐沐的。
设定上徐沐年龄是28岁,是冲浪界的大神。
第16章
与此同时,九组体育的直播间里已然是爆炸的状态。
【天啊,我居然能再度见到徐神的成名作!】
【我也没想到,Off The Lip加上Air360度的翻转跳跃是徐神十九岁时首战成名作。】
【这位选手动作真标准,组合动作能达到徐神的效果。】
【不愧为国家一级运动员。】
评委席上,评委们也是连连发出感慨。
“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徐老师的成名作。”
“对啊,看来这位选手很崇拜徐老师,这是在向你致敬呢。”
“三号选手不愧是一级运动员,对于动作的掌控还有身体素质都挺不错的。”
这时,某位评委突然接了句:“不过比起徐神,这个组合动作的完成度还是稍逊一筹。”
徐沐眉峰微挑,转了过来:“我倒是不这样认为。虽然他的这组动作和我当时很像,但是却更改过细节。”
“细节?”
“嗯。”徐沐点点头,继续科普:“听说过杠杠效应吗?”
“啊?”其他人不太懂徐沐为什么会突然说出这句话,有些懵逼地看着对方。
“当你的角度、施力点不同时,便能以较小的力道产生极大的作用。”徐沐语气中带着赞许意味:“这位选手实际上修改我那套组合动作里的细节,并以此达到了与我当时相同的效果,实际上来说他改良后的动作更为出众。”
“原来如此。”其他人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