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4页(2 / 2)

加入书签

酝酿已久的浪潮终于在这一日爆发了。

吕朔决定拖延时间, 和鞑靼谈判, 这种以逸待劳的方法本是不错。

鞑靼虽擅长骁勇善战, 但游牧民族的缺点很明显,他们很难持续作战, 而且也很少有什么战略。

却不料事情并未按照他所想的那样发展下去。

河西再次传来新的军情, 鞑靼不知是不是提前得知了消息, 不仅拒绝谈判, 还突然进攻了蓟州, 三皇子所领的大军还未到,蓟州便已落入鞑靼之手。

消息一出,朝中上下一片惊惧, 鞑靼第一次占领了蓟州这样的大城, 如果继续南下, 岂不是离京城也不远了?

这样的危机史无前例。

朝中都责怪这是三皇子的疏忽和吕朔的错误,弹劾如同雪花一样落下。

监察御史徐胜凯写了一篇笔锋极犀利的文章,指出吕朔有十大罪过。

一是厚贿结纳,专利无厌,二是收买内监,察听帝踪,三是结党营私,扰乱朝纲,四是......

等等这些罪过有一大半都不是夸张,而是确有其事。

其中的任何一个罪过换了旁人都可置之于死地。

但庆帝只是留中不发,降旨让吕朔将功赎罪,必须在期限的时间内,让鞑靼退兵,至少不可让他们继续南下。

至于三皇子邵祯则一字不提,谁都知道,邵祯这次不仅没能立功,反而还失去了角逐皇位的可能了。

但这样的结果真的能让人满意吗?

即使太子满意,世家也不会答应,他们好不容易看到了吕朔的地位动摇了,要是不加一把力推到,以后等吕朔站稳了重新清算,那么他们又该如何呢?

而如今在庆帝面前说的上话的人,只有谢舒。

尽管谢舒和吕朔的出身一样,两人看起来也没什么冲突,并且很多人都觉得谢舒将成为第二个吕朔。

但二者之间,还是有些不同的。

吕朔惯常笑脸迎人,杀人不见血,也柔侩□□,顺者昌逆者亡,而谢舒为人倜傥豪放,更让人信服,他手段也温和许多,虽说一不二,但至少留有余地。

况且,他们推举谢舒,吕朔又怎么可能再和谢舒交好,如此一来,吕朔和谢舒结下仇怨,对世家来说也是大有好处的。

因此世家大张旗鼓找上谢舒,并且也愿意给谢舒让路,谢舒工部如今的许多工程,他们都可以配合。

谢舒并不明确自己的态度,但实际上的好处却到手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