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0页(1 / 2)

加入书签

原因在于他们这位置地处黔川边界,群山峻岭环绕,自古以来便是风水绝佳之地,毫不夸张地说,十步一古墓,百米之内说不定能挖出历史上某个王侯将相的大墓。

古墓一多,相应的诡异邪祟之事便也遇见不少。

当然村长想的并非此事,而是鬼蛊族。

鬼蛊族原来叫巫鬼族,可追溯至夏商时期,曾一度担任巴蜀古国的先知、祭祀一类神职,此后历经多次国家动荡。

覆灭、复国,始终可见巫鬼族参与其中的影子。

而在政治变动和时代洪流中,巫鬼族也并非上下一心。

人心不一,两岐遂分,而巫鬼族原本修习巫鬼道,后来分为巫道、鬼道。

鬼道误入歧途,在巴蜀地区兴风作浪,利用蛊术、巫术残害百姓,令两地人民苦不堪言,直到天师府祖师爷张道陵孤身深入鬼道,又寻到巫道,学习巫鬼两道术法,经改造后创建天师道,并消灭鬼道。

因此汉晋之时,张道陵的天师道多被称为‘鬼道’,其弟子多被称为‘鬼卒’。

鬼道被灭,留下修习巫道、安于和平的族人。

恰逢其时,王朝掀起巫蛊厌胜之祸,时人草木皆兵,对巫鬼之术避之不及,这一支族人便干脆更名鬼蛊族,躲入深山避世。

直到上世纪被机构找上门,鬼蛊族接受邀请,成为董事会成员之一。

入机构之后,天师府与鬼蛊族接洽,后者每年派遣族人前往天师府学习鬼道,前者也同鬼蛊族交流蛊术。

现如今双方都呈现欣欣向荣的姿态。

而蛊婆是机缘巧合之下,修习鬼道蛊术,并非正统的鬼蛊族人。

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事,还得请鬼蛊族出手。

村长记得上一次蛊婆请鬼蛊族出手时,还是处理一座王墓的重大事件。

他悄悄地叹气,实在太老了,都有点忘记几十年前的腥风血雨,连村头的鬼竹林,也是那座王墓没处理干净留下来的尾巴。

村长喊大儿子:“阿隆,你现在回村打县里电话报警,照事实描述就行。”

对了,那座王墓叫什么?

村长沉思:哦,想起来了。

穆王墓。

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穆天子与西王母神女的传说,当年可也是十里八乡最受欢迎的曲艺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