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页(1 / 2)

加入书签

直到想起那令各地父母官都头疼不已的征税征兵额度,太守方才精神一振。

今年郡上的缺口,可不是有了吗!

***

桃花村里,红日当空。勤快的乡亲们差不多完成了夏种,另一些也在抓紧补种过春没长好的庄稼。

盖房被正式提上日程,槿荣还凑热闹去看了村里烧砖的场景。

热真没想象中的热,耗费的柴火却不少。

“丫头,我考考你。知道桃花村有多少口窑吗?”赵老爷子问道。

槿荣掰着指头回答:“砖瓦窑和陶窑各一处。还有专门打造农具和炊具的地方。”

原身从不关心这些。不过好在玉璧上都有标注,槿荣很早就注意到了。

“不错,真是越来越聪明伶俐了。”

虽然爷爷是诚心夸赞,但槿荣却很难由衷地高兴。

她的智商真的不是只有三岁啊!

算了,谁叫众人眼中的槿荣自小于俗务上就呆呢。改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来日方长。

要盖房的人家格外得多。吴忠的一把火恰好点在春日大风天,除开起火的房子院舍,前后左右的建筑都没少被波及。不是烟熏,就是火燎。

早晚都要重盖的事情,大伙儿赶在一起盖反而节省些重复的功夫。

槿荣思及玉璧上家家户户一看就既不漂亮也不卫生的茅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爷爷,我想在村里挖三个化粪池。”

趁着最近乡亲们热火朝天的动土盖房,何不将茅厕换个修法。

“那是个什么东西,有啥用途呢?”

槿荣大致介绍:“就是一个集中储存粪水的池子,能让各家的茅厕干净不少。最重要的是密闭发酵一段时间后,里面的东西肥力会更强。”

赵老爷子扶着拐棍想了想,点头道:“听起来有点意思,你不如找裴松还有乡亲们商量下,说不定能派上用场的。”

哥哥忙着跟人搭伙儿筹备盖房,槿荣召集来一些没那么繁忙的村人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构思是美好的,然而这可不是一张幻灯片就能招商骗钱的时代。

“麻烦倒不麻烦,挖个坑埋点管的事儿。但怎么修个池子还要耗费糯米呢?”

槿荣简单解释道:“因为不能让水渗到外面去。暂时没别的材料,打算用盖房的糯米砂浆代替,上面铺上石板。”

村里没有水泥,仅凭烧柴锻造温度远远不够,槿荣纵然有技术也造不出来。

她还是看哥哥他们忙活才知道,有糯米砂浆这样的好东西。将糯米汁与石灰浆掺和在一起,无论粘砖还是石料,效果都极好,且不透水。

村人们仍旧摇头:“三成人家都要盖房,到处借糯米。我家就剩一点点了,还想着酿口酒来喝。要挖你们挖,我不打算参与。”

槿荣画起大饼:“修好了能蓄肥的,保管你家的糯稻长得比往年好几倍。”

“不行不行,今年够苦了。我宁可守着点存粮薄地填饱肚子,也不想折腾了。来年再提这事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