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页(2 / 2)

加入书签

一时间,下面的聊天都是跟着这个回答在附和着开玩笑的人。

可卢毅笑不出来。

他和自己的书迷都是点头之交,根本没有电话,最初在咖啡馆遇到的那个年轻大学生,也只是留了个微信。

于是,卢毅只好给这个作家做出了第二个人设。

这个作家性格比较孤僻,不怎么结交陌生人。

***

陆秀才等了好几个答案都等不到合适的。

倒是一个和他在同一个书局的话本文人,开玩笑般提出了一个答案。

若说这世上除了书迷,还有谁舍不得我们死,那一定是咱们书局的女掌柜,毕竟书局还靠我们赚钱呢!

那个文人打趣着,听说这位掌柜平时就警察处理有关咱们这些文人的疑难之事

我猜,比起她处理的那些棘手事情,重病或受伤需要找郎中这种,应该不麻烦吧?

说话的文人手中转着一把扇子,话语间隐隐带着对书局女老板的赞赏。

听到这个回答,陆秀才心中一个激灵,脑子里浮现出那位女掌柜在京城时对他照顾有加的场景来。

他还记得,那位女掌柜说过,她家里负责联络信件的飞鸽从不休息,每日从她手中放飞的鸽子络绎不绝。

这倒是个好办法。

有个说书人也跟着附和,你们这些写话本的各个都隐姓埋名,唯有书局知道你们的真实姓名和家中住处,一旦真出了事,郎中找你们的家人也容易,只要向书局一打听就行了。

这句话,让陆秀才若有所思。

不过,这种托付还是太沉重了啊。

另一人唏嘘着,毕竟是把性命交付出去的事情。如果不是过命的交情,无论是被托付的,还是受到托付的,都会忐忑不安吧?会不会直接就拒绝了?

能写话本的,自然也少不了一颗感春悲秋的心。

托付的会不会不安我不知道,不过被托付的应当不会。我听说那女掌柜对书局里来求助的合作者,只有三种情况不管。

之前提出这个建议的话本文人卖弄着自己的见识。

一是没成年的孩童之事须得父母来,自己找上门不管;

二是夫妻之间有龃龉或者涉及到感情矛盾的事情不管;

三是就是做下那等剽窃之事的下作文人不管。

他抚掌笑道:除此之外,只要找上门求助的,没听说谁被拒之门外过。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