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9页(1 / 2)

加入书签

常宁便道:“福惠再怎么说都是皇子,你父皇不会为难自己的孩子。你本来就是福惠的哥哥,照顾他一二也是常有的。这件事你答应了也无妨,横竖卖个人情与年氏。”

弘历却皱了皱眉:“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难道贵妃娘娘从一开始就是刻意引着福惠与我亲近的?我现在想想,年大将军打了胜仗之后,贵妃那边确实是找我更频繁了……难道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觉得年大将军会招惹父皇厌烦?”

福全道:“能做宠妃的女人就没有简单的,年贵妃既然在后宫纵横了这么多年,知道皇帝的好恶也并不奇怪。再说年羹尧狂妄自大,居功自傲,换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忍下去的。皇帝厌弃年家,是早晚之事,年氏现在找上你,也算她有眼光,知道谁才是最有潜力的那个。”

弘历一听就开始头大,连忙打断他们的话:“反正现在我不想管这事,我目前啊,就想知道李卫能不能跟之前办盐政案一样,把火耗归公给推行下去。”

“毕竟,他可是我推荐的人呢!”

翌日上朝的时候,皇帝颁发旨意,特指李卫一个钦差的职位,把李卫派去推广这一政策。皇帝甚至还专门提了弘历一句,让弘历也好好看着,他推荐的李卫是如何办事的。

于是如此一来,李卫就隐隐约约打上了四皇子一派的印记。李卫到任之后,更是用一贯的强硬手段,火速将各地的火耗银子收归户部,一时间,招来仇恨无数。连带着弘历这个“举荐人”都招了不少骂。

只是无论被损害了自身利益的地方官们怎么骂,皇帝依旧对李卫的表现十分满意,不仅给了李卫赏赐,还将刻意阻拦李卫办事的官员严惩一番,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这样一来,火耗归公一策虽然引起了诸多不满,却也稳稳地推进了下来。

时间很快就又一次到了十一月。

这次皇帝再叫弘历主持先帝祭祀的时候,弘历只短暂惊讶了一瞬:“父皇,您这次怎么还叫我啊?”

雍正瞪了一眼只长个头不长心眼的儿子,没好气地说:“怎么,做过一次就不用做的话,那朕这些折子都不用批了!”

弘历小声嘀咕:“我不就随口说一句吗?您现在真是越来越暴躁了……”

这臭小子居然还说起他来了!

雍正压了压自己的火气,哼道:“要不是看你之前办过,朕也不会叫你去,当朕多看得上你那三脚猫的本事一样!”

哪知道皇帝这激将法根本就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弘历立即接话:“那父皇,您手下那么多能干的,叫人家去啊!对了,还有弘昼,弘昼从来没有主持过祭祀,叫弘昼去试试?”

皇帝差点儿被这小子气得仰倒,他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弘历:这臭小子到底知不知道,现在是在提携他,给他机会?

他倒好,这么大好的机会,反倒要让给弘昼!

雍正盯着弘历,见弘历脸上,不想干活的表情依旧那么真诚,忍不住又吸了口气,而后别开眼神,强硬道:“朕叫你去就去,你跟朕还讨价还价做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