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2 / 2)
皇帝心思微动,开口赞扬:“爱卿,你手下的人当真沉稳,就算是听到朕的嘉奖,也没有争吵起来,这若是放在其他人那里,恐怕是要打起来的。”
年羹尧哈哈一笑,也颇为自得:“陛下有所不知,臣早就给他们定下了规矩,不论是什么样的奖赏,都由臣来亲自发放,一概不许争,若是谁争抢的话,臣就直接把他们原本的奖项给没收了,这样一来,他们就算面对再好的奖品,也不会轻举妄动,而是等着臣给他们分配。”
“陛下,臣心中已经有了人选,就选这次抓住叛军首领最多的两位副将进宫,你们可有意见!”
最后一句话却不是对皇帝说得,年羹尧转过去,威严地注视着身后一众将士,而身后的将士们也都齐声回答:“谨遵大将军令!”
呼声排山倒海一般,叫每一个在场的人都心惊不已。
皇帝面上笑容更重,但眼底却只剩下一层又一层的冷意。
年大将军立下如此战功,皇帝大悦,特地加封恩裳年大将军,就连参加战争的其他官兵,也都给了重赏,一时之间,年大将军的威势直逼隆科多,甚至隐隐约约有压隆科多一头的趋势。
但隆科多本人却一点儿都不生气,甚至还能通过弘时的关系,和年羹尧搭上线,他们两边联手,更是在朝野当中无人能挡。
隆科多和年羹尧两人风头无二,但乾清宫中的气氛却很是低迷。
弘历站在雍正身前,有些费解地盯着脚底下的地砖,不知道父皇把他叫过来,却又半天不说话是为了什么。
他好奇地偷偷去看雍正,却又被逮了个正着,不过这一次他一点儿都步行需,反客为主问道:“父皇,您找我来到底有什么事?您就直说吧,您总不可能是把我叫过来罚站的吧?”
若是平时,雍正可能还要说弘历两句没大没小,可今日献俘大典上面,讲过年羹尧那般威风,那般一呼百应之后,弘历的态度又怎么能算得上是没大没小?
真正不分尊卑的人,是年羹尧!
雍正回忆起当时的山呼海啸,气得猛地咳嗽一声,苏培盛吓了一跳,连忙端着茶上去:“陛下,先喝口热茶吧?”
皇帝摆摆手,目光盯着弘历:“弘历,今日献俘之时,所有人都很佩服年大将军的本事,为何你面露不逊之色,莫非,你是瞧不上年大将军的功绩么?”
这话里面多多少少有点危险的意味,皇帝也盯着面前的少年,似乎在找他表情上的破绽。
不料这破绽根本就不用皇帝费心去找,弘历毫不掩饰,脱口道:“他就算是再有功绩,那不也是父皇您眼光好会用人么?若不是父皇您给他机会,他哪里有今日的威风?再说了,打胜仗并不是只凭借一人武勇,若不是您放权十三叔掌管户部、调拨粮草银钱,他又怎么能在外面安心带兵打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