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7页(2 / 2)

加入书签

众人依言而行,牵马上了一段不算陡的斜坡,坡顶就是山坳间的平地。

崔琰指着两边的山坡说道:“文探花、严公子,你们请看——这两边林木茂密,只要我们注意保护这两边的树木,雨季就不会发生滑坡塌方等事故,开路之后我们可以在两边各挖一条排水的沟渠,将水引到下面直接通入淮河,这些都在我的考虑范围里边了,并不难实现。”

文靖安这时已经不怀疑这个崔琰的业务能力,而是跳过这个问题直接问他:“你刚才说给你一百民夫十天时间能把这条路修成,你跟我说大概需要多少钱。”

崔琰不假思索道:“按照目前的行情,每个民夫每天60文工钱,10文饭钱,外加需要租用船只、牛车、马车,购买各种用具、物料等等,修这十里路不能少于上千两银子,具体多少属下得算过之后才能给出准确数目。”

那就是至少得花几百万,这笔钱是不少了,但对现在的文靖安来说还不是问题,周洵和林宁宴去西海只带了五万两银子,而他们和萧慈祐一共筹集了六万两,剩下的一万两萧慈祐是划给文靖安和严素光筹办化工区使用的。

文靖安让崔琰将之前那张地图拿出来,转过身面对前方的淮河,一边指着地图一边对照现实地形,说道:“崔大人,不止是这条路,我们还得修一个码头供渡船停泊以及卸载货物使用,另外——第一个化肥厂的事情眼素光兄和你说过了吧?”

崔琰点头道:“说过了,按照文探花提出的要求,我们可以把厂房建在左前方,就是岸边这一处,在码头的下游。”

崔琰指了地图,又指了实际的位置,这些设计方面的细节不是文靖安的专业,他就不会直接介入,而是让崔琰这些专业人士充分发挥,他充当一个“顾问”的角色就可以了。

“那现在就是路、码头、第一个厂房三件事要办,你不能把这三个项目分开来看,你得统一规划,做一个充分联动的建造计划。”

崔琰不解:“文探花的意思是?”

文靖安:“这三件事都交给你来做,由你统一筹办,带人设计建造。”

崔琰:“……”

听文靖安这么说,他一时语塞以至于有些感动,因为他知道这些工程意味着什么,一直以来,他在工部都是满腔抱负无处施展,如果说严素光是慧眼识珠发现了他,那么文靖安就是直接给了他发光的舞台。

他正不知如何感谢,文靖安又说:“如果你接受这件差事,我和素光兄只充当监督的角色,只会提基本的构想,具体如何建造,决定权在你,任由你来发挥,我们不会插手,另外我们会想尽办法给你保证钱粮的供应。”

崔琰听罢,拱手低头,坚定道:“崔琰必不负文探花和严公子信任!”

文靖安:“码头和厂房要参照西海那边的建造规格,不是要建成京城里那些豪华府邸,这些你了解吗?”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