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2 / 2)
自这一顿饭之后,他们家在镇上便再也没有了阻碍,可以放开手脚去赚一个古代小目标了。
而且事业的发展比文靖安想象的还要顺利。
有了林宁宴的帮忙,且不说豆腐生意越来越好,就是腐竹也迅速推广了出去,从青莲书院和镇上几家私塾开始,知道腐竹的人越来越多,大伙都抢着吃一口新奇,大有“人传人”之势,陈三娘和文三贵很快便发现,她们的腐竹做不过来了。
别说她们自己家不够卖,就是北街老板娘那边也尝到了甜头,不断让王四发过来催,甚至说豆腐可以不卖,腐竹一定要有,陈三娘和文三贵没办法,只得日夜赶工,连安安这个童工都用上了,文靖安放学回来,数次叫上林宁宴和陈崇章过来帮忙,但就像他前边说的,这家铺子的小作坊就这么点大,要做出供一个镇子的人吃的腐竹远远不够地方。
这种情况就不能再等了,文三贵忙中找了个空闲回了桃河村一趟,把腐竹这件事跟文家人说了,二伯母这边自然大力支持,即便是大伯母,知道有这种赚钱的好门路,也是连连答应了下来。
家和万事兴,大伯母不作妖一家人同心协力事情就好办了,文家三兄弟和文太爷连续几个日夜赶工,终于在文家大屋这边建好了一个腐竹作坊,如果后面还不够用,那就把文靖安家那座房子全部改了,反正他们家回村里来住的日子不多,逢年过节要回来住的话,文家大屋这边本来就有他们的两间房。
有了文家人帮忙做腐竹,文靖安家的豆腐店在镇上俨然成了崛起的新星,店门口是卖豆腐和腐竹的顾客,店后门是各家来求购腐竹的商行,不止是莲花镇,旁边的磁口镇、双沟集等等,甚至县城里也开始有商户过来买。
文靖安也是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因为豆腐做工虽然复杂一些,但别的镇子和县城里都有人卖,腐竹却不同,永宁县之大竟然真的没有一家卖腐竹的铺子,大概因为云州到底地处偏僻,腐竹的做法没流传过来,再者腐竹易碎不方便运输,其他州郡的腐竹进不来,因此文靖安家占尽便宜。
终于到了六月底,书院放两天常假,忙活了大半个月,文靖安终于能歇一口气了。
晚上陈三娘和文三贵请他帮忙计算这个月家里的账目,文靖安刚歇下的那口气又提起来了!
因为平均算下来,他家光是豆腐每天就能卖出五六十斤,以前已经算过每斤豆腐赚4文钱,因此光豆腐这一项每天就能净赚200多文钱,至于腐竹那就根本没法计算了,不过文靖安能估出一个大概。
1斤黄豆能出半斤腐竹,腐竹的售价他们定了1斤24文钱,其中部分成本是这样的。
1斤腐竹使用2斤黄豆花16文,每斤腐竹付给二伯母和大伯母家4文工钱。
怎么算下来,他家便赚剩下的4文钱。
不过由于卖给普通顾客的和商行的售价不同,卖给商行的要便宜些,毕竟人家也要赚钱;且卖给北街老板娘家的与其他商行的价格又不同,还要更便宜些,那这个具体的数目就不好算了,也没有必要算那么细,反正赚钱,文靖安估算了一下,每斤腐竹3文钱的利润肯定是有的,至于销量……
腐竹销量每天与豆腐持平是肯定有的,甚至还要多一些,现在六七十斤都能卖出去,那么腐竹这一项的收入每天基本也在200文钱左右。
加上豆腐的进项,他家现在一天净赚400文上下,这显然是一个非同小可的数目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