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4(2 / 2)

加入书签

  车队已经归到市里明子的公司里的,为了方便管理。现在运输业越来越发达,物流发展得速度比经济发展的速度还要快,光是在县城里开个运输公司实在是太亏了,纪承把运输公司整改为运输分公司之后,又大手笔添了五十辆货车,把原来的规模直接扩大了一倍。这还是因为明子把每一年的分工都提出去到处买房子了,要不然,再扩大投资的话,公司还能发展得更快。纪承总是用一种看白痴的眼光看明子,数度怀疑她的数学不及格。但是胆子坚持已见,就是不肯把钱都投在公司里。

  车队划到市里管了,小文哥就少操了一份心。马场也不是原来的简易中间站了,已经盖起了两个特别大的冷库,还有两个暖库。煤也不再露天放着了,都是建的彩钢房。原来收粮的地方,被库房占了,小文哥又在北城郊公跑旁边买了一块地,建了个小型的粮库。粮食方面的业务都转到城北了。

  所以说,说是没有大动作,其实变动也不小,只是工程量不大。小文哥现在轻松多了。

  十月,突然来了大生意。

  县里原来有一个体育场,占地很大,超过五千平米了。平时基本上是荒废的状态,县里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要把那块地卖掉,但是有一个附加条件,就是买地后只能建成批发市场,不能用做宅基地。

  虽然不能卖住宅了,但是市场好啊,门市更值钱。那地方位置非常好,正好在两条主街的交汇处,西侧和北侧都可以建成临街的门市,内部还有足够大的地方停车,装货卸货。离县里的商贸大楼不到三百米,商贸大楼是最火的商业中心之一,只要建成了,客流量应该是不用担心的。

  所以很多人都想拿到这笔生意,一问价格,吓退了绝大部分,剩下的,也还有十几家。有这么大实力的,人脉都不会差到哪里去,真的拼人脉搞暗箱操作,太容易得罪人了。所以最后还是拍卖。

  小文哥对这块地势在必得。事前事后做了很多准备,还没有开拍呢,就用尽各种人情手腕,劝退了七八家。最后只剩两家跟他竟争。都是外地来的投资商。之前不认识,搭不上话。

  那就只能拼财力了。

  不过小文哥也不是傻乎乎硬拼的人,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小文哥有很多的朋友,各个行业的都不少,那几天,天天请税务啊,公安啊,土地管理所啊,等等反正就是跟做生意想关的各个部门的领导吃饭,还专挑那些人能看到的地方。其实大伙儿都明白他啥意思,无非就是拉大旗做虎皮,吓唬人嘛。对他们来说,谁在那里做生意,都影响不到他们什么,所以也都没有揭穿小文哥的心思。

  果然,到了拍卖那天,竟争并不激烈,都没有死命的拼老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