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0(1 / 2)

加入书签

看着他,他可不靠谱。”

  “没事儿,哥,孩子已经不吃奶了,我不用绑着死身子了。顾向北他堂姐到时候帮我哄孩子去,我再雇个保姆,来回通也能跑过来。再说也不用我整天的在这边儿看着,有啥不行地。”明子可不想以后就只待在家里看孩子了,她是不想做女强人,可也不想黄脸婆呀。

  “那就这么定了。盖大楼的话,那地的事儿就好办了。直接找政府办批文拆迁就行了,这些事儿我都能办。咱们主要选地方就行。那你说咱自己家盖,是盖在一起新旧,还是单独一栋啊?”大哥拍板。

  “盖一起吧,咱们单独一个单元,也算是相对独了。咱自家的单元,格局单独设计就行了呗。咱盖大点儿,住也住的亮堂儿地。”小文哥现在属于是财大气粗的一类了,口气很大。

  “对。大点儿盖着,以后孩子们结婚想住一起啥的也能住开。”明子也同意面积大一点儿,她向来不爱住小房子。

  于是,进军地产界的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现在这年头儿,说干就干了,注册个公司啥的,对明子来说,那还不是小事儿嘛,她认识的人那么多。一周时间,手续在一路绿灯的情况下就都办好了,还是省城的公司。县城里的事儿明子不如大哥有力度,但是省城里嘛,嘿嘿,小来小去的事儿,还是难不倒她地。每回一有个同学聚会啥的,明子都忍不住要感慨一遍,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含金量,杠杠地。

  之后,明子跟大哥选定了地方,在城中心,离实验小学,一中,和实验中学步行都在十五分钟之内的距离。背后两条街就是中心商圈。离车站、医院全都不远。绝对的黄金地段儿了。这也就是他们干的时间早,现在县城里能盖楼的开发商就两三家,到处都是处女地,没到抢的程度,要不然能不能抢到这种地段,真不好说。

  那地方原来就是居民区,没有政府机构,拆迁也不难。这时候也不流行钉子户,只要按合同把拆迁款给到位了,没人会磨磨叽叽的不搬。明子为了以后的居住环境着想,虽然只盖一栋楼,也要做成带院子,有小区的。就是要做高端住宅了。所以不接受回迁户,想买楼的,也得拿了拆迁款之后再回来买,能不能排上号,那就不知道了。

  与小区有一道围墙隔来,临街的那一面儿,直接盖成了独栋的三屋楼,怎么豪华怎么建,直接就开饭店了。来回上班都方便了。

  在小文哥负责搞拆迁等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明子找人帮忙设计建筑图。外观到是好说,这时候也没多少选择,都是方方正正的,要么直接水泥表面了,高档点儿的贴上瓷砖。主要是内部结构。商品房那部分也好说,就大众规格呗,你整太特殊了,不符合现现人的审美,到时候楼都卖不出去。

  着重设计的还是自家这个单元。

  为此还专门开了个家庭会议,兄弟姐妹几个全都到齐了。一呢是商量一下怎么跟明子娘过生日。二呢就是研究一下楼层的分配和内部设计。

  关于给明子娘过生日的部分,都没啥意见。小文哥说了,争取在明子娘过生日之前,就把饭店开起来,到时候就在自家饭店摆酒。

  关于分楼的事儿,几个姐姐姐夫当然不肯白占便宜,白住楼。大哥跟小文哥劝了一顿,最后说不让他们白住,一起照顾老人。再一个也是为了孩子。也就都同意了。呵呵,其实之所以这么好劝,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四个姐姐家,都是姐姐们当家,姐夫们都是听指挥的选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