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9(1 / 2)

加入书签

世面。

  大哥能说啥,不可能拒绝的,要不是多了一层姻亲关系,人家也不可能找他带啊。就带上了牛小九儿。牛家是个大家族,叔伯兄弟都是放在一起排行的,这孩子实际是牛书记的三儿子。但是在叔伯兄弟里排行老九,所以大家伙平常都叫他小九儿。这孩子情商很高,土话讲,很有眼色,会说话会出事儿。带着他也不招人烦。还能帮着拿东西看孩子啥的。挺好。

  大哥大嫂出去玩这事儿明子是知道的,到底不放心三个老人在家,还特意回高官屯探望,结果,她刚进屋,一看,大姐二姐全在家呢……

  据说老姐要不是孩子小,都要回来了。

  一看明子进屋了,明子娘还有三个姐姐都笑。

  明子娘是真高兴啊,没什么比孩子孝顺更让老人开心的事儿了。

  爷爷也是特别的高兴,非让三姐再给说一段儿书。三姐好些年没说了,都忘了,还把那些古书又找出来复习了一遍才免强的说下来。

  旅行回来之后,再开学的时候,大嫂就让小舒儿上学去了,学校开了幼儿班,收学前的孩子。小舒儿才五岁,周岁才四岁多,就给送去上学了,明子娘不乐意,但是孩子是人家的,她也不好说什么,大哥也跟大嫂生气,觉得她心太狠了,孩子还这么小就送学校去了。大嫂到底还是坚持把孩子送学校去了。

  小舒儿也是个小狠人儿,同龄的孩子都在家玩泥巴呢,没人跟她一起上学,大孩子们又嫌她走的慢,不愿意带着她,人小家伙天天的就自己走着上学。三里路,天天自己走着上学放学,从来不说不去的话。背个小水壶,衣服都是明子给买的,省城里最时髦的,穿着小皮鞋,还带个太阳眼镜儿。不管是路上,还是学校,看她都跟小明星似的。

  大哥开始还不放心,偷偷在后面跟着几天,发现其实路上学生陆陆续续的,也没断了人,路过的农田里也常有附近屯子里的农民在干农活儿,都是乡里乡亲的,有事儿肯定也都能照应着,也就放下心了。

  三姐时不时的,也会带小舒儿去学校,但是她上班早下班晚,并不能每天都带。大部分时候,还是小舒儿自己走。可以说,特别厉害了。

  小文哥的提干再次失败了,他果然如明子之前猜测的那样,没有再留在部队,正式退伍了。九月回到家。大哥可着县城里的单位挑检给他安排工作。最开始说是要去公安局,对口嘛,明子娘死活不同意,说是带木仓的,危险,不让她老儿子当公安。然后又找了泵站,看输油管道的,大哥自己就给否了,觉得没啥前途。最后定了物资局,那时候计划经济,管物资的,可了不得,算是县里最好最好的单位了。

  小文哥退伍兵,进单位肯定就是从保安干起的,进了保卫科。小哥也确实是挺厉害的,干了两个月的保安,就提了保卫科的科长。而且,他们单位管物资的,经常要到各地出差调配物资,领导出差的时候,总会带上他。

  退伍了,也工作了。接下来,婚礼就顺理成章的提上了日程。阳历八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农历十一月十一,小文哥结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