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1 / 2)
也就没人说她了,远了香近了臭,她一回单位,还都挺热情的。
因为表现得好,单位要给明子分房了,其实明子都上班快两年了,报社的人也不多,又是福利好的单位,照理来说,早该分房了,明子一直就谦让了,反正她也没咋在省城待,就一个人,能住就行了。把机会多让一让,有想换大房子的,有想换好楼层的,有想换向阳面儿的,反正就随他们调呗。这也是明子人缘好的一个原因。不争不抢的人,谁不喜欢啊。
明子没要单位的房子,一是在看过红梅嫂子家之后,实在是不喜欢那么逼仄的环境,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她实在是怕了周围全是同事的那种七大姑八大姨的环境。
明子的骨子里还带着后世人特有的那种对人情的冷漠,就算是平时关系很不错的同事,下了班也很少有联系,同学关系那么好,都很少一起结伴逛街什么的。除了最亲近的家里人,明子内心最深处藏着深刻的戒备,很少会真的把谁划到自己的亲密范围之内。离着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没那么复杂的环境,才更让她有安全感,和舒适度。
跟领导申请了,把房子的钱都折现到工资里,每月多给她发点儿工资就行。她自己找房子搬。领导是怎么协调的,明子不知道,反正她的申请是通过了,每月工资也确实比同事的高了三十块钱。不久之后,明子听说,原本要分给她的房子,总编的儿子一家住上了。
明子前世不是本省的人,她家是那个号称北方明珠的某个沿海城市的,她那一辈子连喜都城一次都没有来过,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省会城市。所以,她根本也不知道,未来的喜都城商圈都在哪,想买未来的黄金地段也不行。最后,明子只能用最笨的办法了。
别的地方不好说,大学周围肯定差不了,还有就是火车站附近。所以明子在自己母校家属楼附近买了七处临街的房子,花了六万块。为啥比正常的还便宜呢?因为不是临主街,做生意的人现在还不多,没人租这边相对偏僻的房子,临街的房子,都嫌弃闹得慌……
之后又在火车站南面,已经开始形成小商品批发市场的白水路上买了七处临街的铺面。不是连着的,位子有好的,有稍偏一点的。那些房主人家有的是需要本钱做买卖,有的是想要用卖铺面的钱换住宅,反正都是各种用钱的理由吧。总共花掉了二十万。
明子一算账,加上大哥之前给她的五万,存折里还有不到十万块钱。也不知道还能买下多大个场地了,买完了地,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剩下进煤的钱了。
这钱,是真不禁花啊!
几个月折腾下来,又回到解放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