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5(2 / 2)

加入书签

  因为要省钱还债的原因,家里的生活质量是直线下跌啊。一下子就回到了五年前。明子都快哭了,真的,好不容易啊,不用顿顿玉米饼子就咸菜了,虽然大米白面还是很遥远,至少能时不时的换换样子,小米饭啦,地瓜小米粥啥的,也能时不时的吃点儿粉条儿,烤地瓜烤土豆啥的,日常也能吃上熟酱了,赶上谁过生日过是过节啥的,还能吃上肉酱。

  全都没有啦,呜呜呜……

  三姐是最郁闷的,她这一场病,全家跟着吃苦。除了越发认真的学习,也没啥别的办法儿。这心理压力,还真就得她这种思想简单的人能承受,一般人,真不一定扛得住。

  每天的秋天,就是农户们所有的指望了,关家也不例外。今年雨水大,收成比不得往年,普通要低上一成多。收成不好,收入就低,买粮食的人也就少。那大黄米还有大蒜地瓜啥的就不好卖,价钱就上不去。七千多斤地瓜,才卖掉了两千多斤,又卖了两百来斤地瓜粉。加上一千多斤大黄米,总共也就一千刚出头。这些东西种苗还贵,算下来,还没挣上六百块钱。

  不过,总算有希望。

  农历九月初七,是明子爷爷六十六岁的生日。八爷爷早早就过来跟明子爹娘商量,要给爷爷过个生日。这年月,能活到六十六的老人,可不算多,一般都是过六十岁生日,但是爷爷六十岁那一年,正好赶上明子死而复生,家里的条件也不行,爹娘提了一嘴,爷爷死活没同意过。

  今年,说起来家里也不宽裕,但是比六年那还是要强上许多的。再下一个能大庆祝的生日就是八十岁了,还有十几年呢,谁也不能保证一定会有那一天。所以,八爷爷提出来的时候,明子爹娘很快就同意了。

  大姐怀孕三个半月,正是孕吐反应最严重的时候,都两个月没回娘家了,也折腾回来了。这回大姐夫也跟着在家里住下了,一起给爷爷过生日。这还是大姐夫头一回在老丈人家住呢。明子看他那别扭样儿,就觉得特别特别的好笑。

  爷爷生日那天,不光是明子家全家都在了,堂姑姑肯定也早早就回来了,连八爷爷家的几个已经嫁出去的堂姑姑也回来了,还有大房身老屯的一些亲近的亲戚,老姑爷,木王堡明子的堂舅,毛家店的舅姥爷,等等。再加上本屯子的有亲戚关系的二姨家和单家。吃饭的时候,都四十人了。足足坐满了五张桌子。

  明子娘在这样需要做面子的事情上是从来不会吝啬的,提前三天,家里的吃食就开始准备了。三姐和大哥成了跑腿儿的重点人员,正好三姐和大哥都在兴隆镇上高中,每天放学回来顺路就能买回来肉、菜啥的。

  明子爹还特意去了一趟江湾屯,带着二十斤小米儿去的,换回来两大筐鱼。

  地里的白菜土豆都是新收上来的,管够儿。明子爹还特意去孙家油坊榨了十斤大豆油回来。炸了菜丸子。

  九月初三一大早上,八奶奶就带着几个堂姑姑过来帮忙做饭了,还有屯里跟明子娘关系特别好的金兰姐妹儿高家婶子单家婶子也过来帮忙。都自带着刀具菜板来的,那么多人吃的菜,当是白菜丝土豆丝就得好些人忙活了。还有掌勺的。二姐一个人可忙不过来。明子娘下不了厨,只能把总。大姐孕吐严重,闻不了油烟味。三姐也就能扒扒葱蒜啥的。老姐和明子就更是对厨事一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