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4页(1 / 2)

加入书签

靠他一个人改变贫穷蒙昧的状态太难了,需要引入新的源流。

长青哈哈笑着走过来,“我一开始也这样担心,但现在完全不担心了。咱们都多虑了,三爷做事不说十拿九稳,也至少有七八成把握的。”

林鱼微微愣神,她知道荣时一贯很优秀,但那只是个模糊的概念,她不知道他在仕林中的影响力,也不知道他在科举考生心目中是封神的存在。

当年荣时连中三元闻名天下,金殿上面圣,荣时却说同期之中,还有一七旬老翁中举,古稀老人金殿登科实乃祥瑞,所以主动把状元之位让了出去。从那时候起,他就成了读书人心中的楷模。

他亲自操刀出科举文选,足以引得那些为科举愁白头发的士子蜂涌而至。

而那些文章,足以让他们醍醐灌顶大开眼界,看了一遍还会要看第二遍。

荣时刻碑的院落,辰时开门酉时闭院,总有人会在里面呆了一天又一天,欲罢不能。

每人每天五文,日复一日算下来,进账着实不少。

不过,这反倒是最其次的。

“这些文人士子大多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吃饭不下庖厨穿衣不会浆洗,出不能无骡马入不能缺童仆。我以云景地狭物薄为由,限制入境人数,要求不得携带童仆,所以他们怎么办?”

林鱼随即明悟。

“当然就只能雇佣本地人了,租赁老乡的屋子,借用老乡的驴马,找本地人做工做仆。”

毕竟,能读的起书并能千里迢迢赶过来的人,可能不富裕但绝对不会太穷。

“没错”长青佩服的五体投地:“三爷高啊。”

别的不说,在荣时有意识的引导和推动下,大街上的乞丐都肉眼可见的减少了。

想到自己刚才一路走来看到的变化,林鱼急促的呼吸了一下,心潮一时难以平复。

这就是一个优秀的官员给一个地方带来的改变?若是翠屏山里有一个这样的人……不,翠屏山里不会有这样的人。

林鱼眉心仿佛被扎了一下,眉头轻轻皱了起来。

时机到了,荣时便开始着手建立真正的书院。来的士子多了,并非人人都富裕,总是只出不进谁都会心疼,那就让他们来书院下帷讲学吧。

赚点束脩,维持生计,自己还能继续深造,本地一些求新求进的土著也有了读书的机会,何乐不为。

于是,县学也有了,荣时“开民智”的计划总是迈出了第一步。

林鱼目光又落在了少少身上,他大概不知道自己就是荣时这个计划的第一批受益人。

“这个地方缺的不仅是钱,更是人,有钱又有文化的人,有了人,自然就活起来了。”

荣时的眼光素来独到但林鱼亲身体会到还是大为震撼。

“看来……大人最近过得很充实。”

荣时愣了一下,点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自己该做的事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