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8(2 / 2)

加入书签

  没过几天,有些超过十六岁的孩子也想识字。他们看着弟弟妹妹回家学习识字,上面当哥哥姐姐的也眼红。弟弟妹妹都上学了,他们如果不抓紧跟着进步,将来可真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大老粗。

  有胆大的人就去找村长反应,表达自己想上学的意愿。

  周存福找来谢怀谦,问:“小谢,你看这该怎么办?这些孩子年龄不小了,白天还要上工,怎么让他们既不耽误干活,也能学着认俩字呢?”

  “大爷爷,这还不容易。就跟原来办扫盲班似的,让想识字的大人都上夜校,日久天长,学到的东西就多了。”

  “看我都老糊涂了,竟然忘了这茬。也行,就这么办。”村长很快答应了。

  村长一时没想起来,好多年前村里办过扫盲班。村里两个队长原来就不识字,还是建国后在扫盲班学习过,现在才能勉强看懂报纸。

  谢怀谦跟村长、校长商量过后,给些想学习的成人加了个夜班。每天晚饭后学两小时,有兴趣的都可以参加。还有,这个班由学校的老师轮流教。

  谢怀谦当起他的民办老师,他的队长职务暂停。

  三队队长职位还是让原来的李队长干,他的腿已经好了,再加上他有经验,村长又让他顶上。

  村里让谢怀谦担任政治辅导员。给他挂这个闲职,不让他干活,只让他开会提意见,就是为了让他继续想法子让村里致富。

  别看谢怀谦官不大,村干部和村民都非常信任他,有事就找他解决。

  谢怀谦主张让孩子们上学的事,不仅在周家村刮起一场暖风,还影响到周围几个村子。

  周围的村子羡慕周家村的日子越来越好,不是经常有村干部过来取经吗?

  这不,周家村让孩子们上学之后,别的村也有跟风的,安排孩子们上学。有的村没有周家村的魄力,只是宣传一番,鼓励大家有闲钱后送孩子上学,多多少少算是宣传了农村要重视教育事业。

  总之,那些有头脑的、真心为孩子考虑的大人,宁可省吃俭用,甚至是跟队上借钱,也送孩子去上学。

  而有些无知愚昧的大人,有的只愿意送男孩上学;有的干脆说:“送孩子上学干嘛,有那些钱攒着,将来就能给他盖房娶媳妇。早早下地赚工分多好,还能帮家里减轻负担……”

  在某些农村人看来,把儿女养大成人,费点心思把闺女嫁出去,再努努力给儿子娶上媳妇盖上房,就算完成任务。等儿子儿媳生了孩子,他们再帮衬着给看看孩子……

  然后,孙子长大了,还是走他爹的老路,让爹妈辛辛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