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3(2 / 2)

加入书签

  周家村出了好麦种,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麻烦。

  好处就是周家村出名了,周家村的干部也跟着出名了。他们再去乡里或县里开会,经常受到上级表扬,还被别村干部羡慕。

  麻烦就是那些干部经常围着他们问东问西,主要是想提前跟他们调换一些麦种。

  因为好麦种有限,秋后不是所有村子能得到好麦种,就有人打周家村的主意,看能不能从周家村这里走走关系,弄些好麦种回去种上。

  优良高产的麦种可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如果不是县领导发话,就凭这些麦种,周家村也能发一笔大财。因为大伙都知道这是高产麦种,肯定蜂拥而来购买麦种。

  不过,这批优良麦种在目前来说关系重大,县领导并没有任由周家村的人买卖,而是统一收上来,统一规划种植。

  而周家村的直肠子干部,也没有这些弯弯绕绕的脑筋,并没想到靠卖麦种发家致富。

  谢怀谦倒是能想到这茬,但他没有提醒。他巴不得全国人民能种上高产粮食,能都吃饱肚子,不再为粮食发愁呢。

  还有就是周家村的村民也遇到了这种情况。谁家还没个三亲六戚,得知周家村有好麦种,都想通过亲戚朋友弄点回来。

  哪怕花钱也愿意,这可是高产粮种,目前没地方买。

  周存福给村里要了足够的粮种,也就是按照村里的总地亩数要的,并没有多余的麦种。他想多要,县里肯定不愿意。

  因为这不是关系一个村子的小事,而是关系很多农民能不能吃饱饭的大事,县里不会任由他提要求,能让他给村里留下足够的麦种就不错了。

  亲戚来要麦种,朋友上门求麦种,到底是给还是不给呢?这些都是带给村民的麻烦事。

  周存福可不管那些,集体需要的麦种队上收着,自留地的麦种已经发了下去。如果哪个想把好麦种分给他人,除非是分自家那份。

  至于会不会有人分给别人,周存富没管太多。反正这麦种早晚会流出,根本用不着他禁止。再说,他们村已经喜获大丰收,还不许别的村吃点甜头,要不别的村该有怨言了。

  就在周家村的人应付各路来的人马时,有些企业开始陆陆续续在知青们中间招工。那些人心浮动的知青开始想尽办法被招上。

  即便是谢怀谦带头干出一番事业,已经被上面表扬,也没能带动很多知青改变想法,还是没有阻止部分知青回城的心。

  大部分知青被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吓到,早已没了当初建设新农村的热情。现在能有机会回城,还不得赶紧想办法,找门路。<br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