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7(1 / 2)

加入书签

,她读过的书,比许多颇有才名的贵女还多出几屋子——毕竟,一个是闲来无事的消遣,一个是凭其傍身的资本,目的不同,努力程度自然不同。于是她趁章和帝心情放松的时候,渐渐把话题引向“史书”,大加赞颂一些帝王的仁德贤明、爱民如子。

  又仿若不经意地提到,“诸如我大汤许多律法,颇有不近人情处,但当今圣上依托民情,对许多事一笑置之,这才有了我等可怜人的一席谋生地。可见仁德爱民,实是圣明天子之共性。”

  琼姑姑自然没猜到这位“伯爷”竟然是当今圣上,但是她本来针对年老上位者的做法却比想象的还要恰如其分。章和帝闻言,也是大受触动。

  他登基以来,文武皆治,功盖千秋,可是因性情严肃,难免失之宽和,百姓不言,官员却常有悲愤之语。一想到自己百年之后,史书上可能会有明晃晃的“刻薄寡恩”四个字,一应将自己的功劳苦劳全给盖过去,章和帝就觉得不寒而栗。

  他最是爱惜羽毛,如何能忍?

  青青见章和帝今日心情烦闷,郁结难消,就知道章和帝原本的打算多半是要作废了。后来又有程元珍略略提过,黄大人面见皇帝,痛言京城吏治败坏,只说宵禁一事,便可牵连数十位朝中重臣,百姓更是习以为常,早忘了圣上金口玉言,大汤祖宗法典。

  他本是破釜沉舟,担着莫大的风险,想着捞个大大的功劳,从佞臣转为贤相。只是他溜须拍马当然是娴熟通达,人不能及,要干实事儿,就难免眼高手低,不通圣意。

  他这说得,小小一宵禁,竟然会牵连如此多的重臣,更别说要查封多少秦楼楚馆,致使无数身世可怜的弱女子流离失所。

  如此,他章和帝会得个什么名声?

  百姓是否会怨声载道?

  臣子是否会冷眼旁观?

  只为些许小事,真的值得?

  本来事情到此就算有了结果,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琼姑姑和曲青青都漏算了一个杜鹃艳醉。

  她一个身怀武艺的,知道忘尘楼有难,本该立刻脱身而去,另寻他处。却不知这位是怎么想的,月黑风高夜,竟然偷偷潜入官邸,暗杀了黄大人。

  发生这样的事,章和帝这样的性格,自然起了逆反心思,也怀疑浅语等人消息过于灵通,言有所指。

  于是,当天就下了新的决定。

  此事被章和帝按下,现在只极少的人知晓,青青因为心里有些盘算,并没有找系统君查询,于是也漏了这样的大消息,导致估算有误。

  这画蛇添的足,大概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