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页(2 / 2)
“啊,我见过你,你也是药学专业的吧?”何清越给了个台阶下。
李嘉茵连连点头,“我是隔壁班的。昨天跟封教授一起看你给徐老板诊治,今天出来正好看见徐老板,心里对这个治疗方法很感兴趣,就跟过来看看。不好意思,是我打扰了。”
“没关系,相请不如偶遇。”
徐国良也知道自己好像是犯了个小错误,讪讪道:“何医生,你还是京大的学生啊?是封教授的学生?”
“不是,封教授带硕士生,我是刚入学的新生。”何清越解释道。
“我看你在中医这方面很有天赋,怎么会想着学药学呢?”封华突然开口问道。
何清越也曾拜读过封华的论文,他曾经获奖的那项成果她也曾反复查阅过,对这样的人有着天然的尊敬,虽然在不同的领域内但他们的确从事着相同的工作。封华的成果曾经乃至以后都惠利数以亿计的全人类。
而她如果只是按部就班的走下去一辈子日日夜夜不吃不喝也治疗不了这么多的人。在这方面封华是当之无愧的伟人。
在这样的人面前何清越没有丝毫隐瞒。“社会发展的太过迅速,即使是中医也不能固步自封,还是要和现代医学相结合,选出其中最有效合理的共融方式。”
“据我说知,现在很多学校都已经开了‘中西医结合’专业?”封华惊讶的看着她,没有嘲弄,只是单纯的惊讶。
何清越轻轻摇头,说道:“我并不认同这种方式,中医的魅力的独特的,它没办法像西医一样复制粘贴。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不能偷换概念。”
封华的年龄让他有着丰富的阅历,他小的时候中医还是兴盛的,他见识过好的中医,也见识过中医的神奇。那时候西医也才刚刚进入华夏,国人大多崇洋媚外,在西方的宣扬下西医逐渐成为主流,但正因为见识过的西医多了他才更能体会到中医的神奇之处。
他见过一个赤脚大夫只用一撮粉末就让一个体表长了肿瘤的病人痊愈;也见识过一个游方医不用药只用一双素手就让一个腹痛难忍的病人很快就蹦蹦跳跳起来;也见过一位坐堂医不用任何医疗器械只凭手法为病患正骨……
他见识的太多了,可每一次都要为中医的神奇所惊叹。他曾兴致勃勃的去钻研过,他背过《汤头歌》,《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
可他发现他看再多的书他也没办法成为一名好的中医,甚至连入门都做不到,了解的越多越是感慨中医的神奇。
所以他十分认同何清越的说法:中医有着非凡的魅力,只能他们走进中医,了解中医,体会中医,才能运用中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