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4页(2 / 2)

加入书签

面对病人家属何清越的耐性十足,说的也详细。

徐国良看了看他就没再多管,他这个大徒弟今年也不小了,跟着他也有年头了,两人的关系像师徒也像父子。这么多年,徐国良也算是倾囊相授了,但他从来没想过另起炉灶,用他的话说:我就一人儿,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就跟着您了!

他这么来了一遭,原本已经做好最坏的准备了,跟着他最久感情最深的大徒弟也已经被他安排好了去路,现在又有了希望,心里是又酸又涩的。掩饰性的擦了擦眼角渗出的一抹晶莹,又跟何铭璋聊了起来。

徐国良的爱人叫张玉芬,这会儿的功夫就把餐馆整得明明白白的,何清越要的东西都给准备好,还不时的问缺不缺什么,但实际上她的心里还是有点打鼓的,这小医生太年轻了,她有心想出去找个老中医咨询咨询,但徐国良好像是察觉到了她的心思,淡淡的扫过来一眼就止住了她蠢蠢欲动心。

而此时,餐馆里除了他们还有一桌一老一小两个客人在观察着外面的变化。

少女收回目光落在对面有些年纪的老者身上又低下头,目光沉静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那老者倒是一直观察着外面的变化,眉头始终紧锁着,面上也带着也不赞同。这人正是华夏著名药学家封华,在国际上享誉盛名的诺贝尔医学奖上获得过不菲的成就。这位老人近些年一直致力于研究对抗癌细胞的药物,并在京大医学部担任硕士导师的职务。

她正是因此才来到了大陆就读京大医学部药学专业,就是为了能跟封华有进一步的接触,目的自然也是为了封华手中正在研究的专业方向。

当然她不是因为利益的驱使才做这样的事情,她只是单纯的想通过这位药学家找到治疗祖父的方法。所以才不远千里来到大陆首都。

“这个小姑娘是京大医学部的?也是学药学的?”封华突然问道,她还记得之前眼前这个叫做李嘉茵脱口而出的‘是她’两个字,想来是认识的。

李嘉茵点了点头,说道:“是,在医学院还是挺有名的,据说她从小学医,她宿舍里有两个姑娘因为她的治疗已经有了成效。”

“是这样……”封华无意识地喃喃了两句,他有些不解,学中医的为什么要来学药学呢?

别看药学和中药学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内容却是天差地别。

说白了药学就是一门西方学科,研究的自然也是西方思维,他们要先发现具有药效的母体化合物,对化合物进行改构或者全合成,得到大量的候选化合物,这里面也许有上万或者几十万个可能,在从中进行药效和毒理的初步筛选,在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与原理,药代动力学,在重重筛选下也许会有那么几个有效目标进入临床,再开启漫长的临床试验岁月,也许八年也许十年。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