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7(1 / 2)
是两个民间女子,赔些钱安抚安抚也就是了,难道真要朝廷命官去偿命?”
立在下首的董侍郎满头冷汗,大皇子性子冷硬,发起飙来着实让人有些扛不住。
薛校旗这个混蛋,要女人那里没有,却非的摸到人家家里杀人**。
明明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变态,却还得让他来给这个变态擦屁股。
“殿下,您有所不知,之前因不知此事与薛校旗有关,案子发生后,部里上下也没有控制过舆论。
后来百姓们听说案子破了,竟然结对给谢思齐送了‘在世宋慈’的匾牌。
如今想要保下薛校旗,只怕老百姓的情绪难以安抚,尤其是其中一位死者的父亲,是永寿坊里正,在坊里很有些声望。
那老头子爱女心切,之前已经在部里来过数次,破案后就是他带着一两百人送来了匾牌。”
☆、第九十一章 大皇子的心思(青云加更)
大皇子坐下不出声,只阴沉沉的看着董侍郎,看的董侍郎两股战战,低着头不敢出声。
旁边的一位蓄须老者见状,便问道:“刘大人,可否从证据方面下手,弄个证物不足的幌子呢?”
说话的人是大皇子的幕僚徐东书,此人年约五十,是大皇子花了好些力气请来的高人。
徐东书极受大皇子器重,薛冷望薛校旗就是他引荐给大皇子后,被大皇子安排进城北大营的一枚重要棋子。
董侍郎哭丧着一张老脸:
“徐老,您说的下官早就想到了,可如今证物都在谢思齐手上,谢思齐此人,如同他父亲一般生冷硬倔。
整日里看起来一副笑嘻嘻的模样,下官与他接触过数次,他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而且软硬不吃。
殿下明察,下官的确尽了力啊!”
大皇子看着徐东书,阴阴的说道:“徐老,实在不行夲殿亲自出面,若那个谢思齐有眼色到罢了。
他若执迷不悟,干脆了解掉算了。”
对于大皇子动不得就喊打喊杀的性子,徐东书虽已见惯不怪,此时却还是禁不住暗暗叹口气:
“殿下不可,其一,如今正是敏感时期,万万不能让皇上知道咱们在城北大营这样的军机之地安排了眼线。
听说谢思齐此人与三皇子交好,您若出面,就是告诉谢思齐薛校旗是你的人。
他能被拉拢自然很好,若他果真软硬不吃,岂不是将咱们的把柄拱手送给了三皇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