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0(1 / 2)

加入书签

>  墨若璧吩咐丫鬟去‘渺然居’告诉三奶奶,他即刻起便住在‘鹤鸣堂’,亲自调理老爷的身子。

  柳顺娘与墨池姐弟回了’渺然居’,便让赵妈妈带着几个丫鬟婆子小厮将墨池的箱笼搬去了‘竹里馆’。

  ‘竹里馆’是一个小院子,一间主屋,四间側房,还有一个小耳房。院中种满青竹,随着清风吹过,竹叶便发出‘沙沙’的轻响。

  墨池一眼便喜欢上了这个小院子。

  老夫人又让人来传话,说老爷子尚在病中,三爷一家的接风宴便等老爷子身子爽利些再安排。

  累了好几日,待墨池在‘渺然居’用完晚膳,便回了自己院子,早早上榻补眠去了。

  清晨,墨池在院外‘啾啾’的鸟叫声醒来。

  老夫人面子上的事儿做的足,免了他们回府第一日的晨昏定省,所以早上丫鬟们没有叫醒她。

  墨池打开云帐,便看见美玉端着铜盆从外间进来,看见她,便微笑着说:“四娘子晨安,奴婢伺候您起身吧!”

  ‘竹里馆’如今六个丫头里,丝音是府里的老人。美玉和另外四个都是新买进府的丫鬟。

  按规矩,新进的丫头得由主子赐名,墨池便给美玉赐名吟冬,提了她和丝音一起做近身伺候的二等丫鬟。

  另外两个三等丫鬟,团脸弯眉、面相喜庆的叫赤夏。眉目清秀、稍显腼腆的叫念春。赤夏十四,念春十三。

  两个负责院外洒扫杂役的小丫头都是十二,长相机灵的墨池给她起名叫晚秋、另一个木讷些,但一看就是老实孩子的起名叫四季。

  吟冬在盆架上放好铜盆,便拿了外衫帮墨池穿戴起来。

  昨日柳顺娘对刘妈妈一番敲打,不过隔了六个时辰,就已经传遍了整个韩府。

  墨池让丝音出门转了一圈,她便带回来府里人的各种议论。总结后便是一句,‘三奶奶彪悍,是个不好惹的刺儿头。’

  丝音是个性子爽直,走路都带风的丫头,她十岁进府,一直在老爷院子里服侍。如今已经五年。

  墨池不得不佩服母亲识人的眼神儿,老夫人和大奶奶安排了四个人给她们。刘妈妈是不得不先留在‘渺然居’,毕竟母亲暂时也无人可用。

  这三个丫鬟里面,母亲便独独留下了丝音,时间尚短,虽看不出丝音暗地里的主子到底来自那个院子,但起码,她办事利索,性子也是墨池喜欢的。

  墨池洗漱好,‘竹里馆’便迎来了她搬进来后的第一位客人。

  三娘子韩嘉音带着两个丫鬟款款而来,丫鬟手里拿着一对青釉梅瓶。吟冬带他们进了房内,三娘子便让丫鬟将梅瓶交给吟冬。

  她面上笑意盈盈,嘴里直说:“四妹妹这院子可真是清雅,跟你这儿一比,我那‘青黛阁’可真是白丁俗客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