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1 / 2)
各房长子一定是嫡出。
本来李宇宁与元枚成婚才四年,虽暂时无子嗣,再等几年也无妨,偏偏李宇宁大哥早年伤了身子,只得一女后再无子嗣。二哥早亡,现在只指着李宇宁这一房延续子嗣,老祖宗身子逐渐不好,想要在自己咽气之前见到曾孙。
因此硬逼着李宇宁娶个平妻。元枚当然不答应,于是就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几个厨娘讨论此事时满脸不平,这因为正妻无所出而纳妾的事情屡见不鲜,可为了子嗣之事娶平妻的事情却闻所未闻。
如果大姑娘以后又生了孩子,那这嫡子岂不是比平妻所生的还要低一头?
这也是高嫁的弊端,娘家式微,在夫家面前说不上话。
元枚回娘家已经三四日,长安那边的夫家却没有任何消息,甚至口信儿都没有一个,元县令夫妻也是又尴尬又生气。
墨池因为听到了‘长安’二字生了兴趣,他想起父亲,当时她问起父亲那个传言,父亲却避开不谈。
长安是个怎样的地方,小本儿里所说的盛世不过再往后十数年,那‘千乘万骑入长安,稻米流脂粟米白’的盛景富庶该是怎样一番场景?
小刀鱼豆球汤用小火煨了快两个时辰,午膳时便送到了主院。
今日元誉在主院陪着母亲和姐姐用膳,元枚心情郁郁,几日来消瘦了不少。
待午膳摆上来,正中黑陶汤盆里的汤便引起了三人的注意,只见汤色浓白,三条小刀鱼已经熬得软烂,汤面上漂浮着十数个绿白相间的小丸子,黑、白、绿三色相间,看起来让人很有食欲。
元夫人便亲自动手为女儿先盛了一碗汤,柔声劝道:“枚儿,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不管怎样都要保护好身子,要不怎么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呢,身子垮了就什么也没了。”
母亲的一番话说的元枚很无奈,这几日类似的话她已经听得耳朵起了茧子。碍于弟弟在跟前又不好说什么。
元誉看出大姐的无奈,便说道:“大姐,尝尝这个汤,是用小刀鱼熬出来的。你好几年没有吃过小刀鱼了吧!”
元枚感激的看看元誉,几个弟弟中他最体贴,因从小身子弱,父亲母亲便不太敢让他和其他的孩子玩儿,他抱怨了一次,后来看见母亲流泪便乖乖的再不说什么了。
若不是弟弟开口打岔,母亲又会絮叨好半会儿。
元枚喝了一口汤,本是为了岔一岔母亲的话头浅尝一口,却不想味道竟极鲜美。倒勾起了她的食欲。
她又用汤勺舀起小丸子尝了一小口,入口是豆腐和绿菜的清香,又夹杂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味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