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5(1 / 2)

加入书签

/>  等袁行朗和谢青联袂而来时,就见桌上摆着热腾腾的汤饼,羊肉的香气一股一股的往鼻子里钻,城中乏食,但饿着谁也不会饿着太子,宫中的饭食依然不错。

  袁行朗和太子更近似朋友关系,见有吃的,便知是为他们准备的,二话不说,抓起一块蒸饼就吃。

  至于谢青,就更不是腼腆人了,但他和太子的关系没那么好,还是等太子开口后,才斯斯文文地坐下用饭。

  一顿热气腾腾的饭食用完,三人都出了些汗,太子接过小内监递上的布巾揩拭脖颈,说道:“父皇已经同意迁都事宜,谢先生的办法果然好。”

  他的嘴角不禁露出一丝放松的笑意。

  自从谢青被太子招揽后,他就成了太子的智囊,出的主意没有不成的,是以虽然他年纪尚轻,太子也心甘情愿尊称他一声“谢先生”。

  说起太子招揽谢青的过程,也颇有些戏剧性,来为太子招揽他的不是别人,正是太子左庶子袁行朗。

  袁行朗从“梦中”知道,谢青是个有大本事的人,几乎是他一手将燕王扶上了皇位,年未而立,大名满天下。

  如此一位大贤,袁行朗半点儿不想和他为敌,只想和他为友。

  在谢青入京后,他几次三番想与此人结交,只是谢青没看上他,也没看上他背后的太子,而是找上了长乐公主。

  得知谢青与长乐公主私会于西山寺的消息后,袁行朗手脚冰凉,一霎那脑中转过了千百个阴狠念头。

  要不是谢青出身世族谢家,长乐公主身后也有童家,他早就把自己那些阴狠手段实施了,绝不会傻傻等在山下。

  可是没想到,长乐公主竟然拒绝了谢青的投靠,当他看到那袭青衫出现在雪地艳阳里的时候,浑身的血都沸腾了。

  而自尊心受损的谢青也顺理成章地接受了他的招揽,怀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赌气心理,同意了见太子一面。

  此后的事情更加顺理成章,谢青官拜太子冼马,开始为太子出谋划策。

  他确实是个人才,先后针对雪灾、旱灾出的救灾十策、救灾十表都切实可行,掉链子的,其实是官府的行政能力。

  在各种赈灾物资中上下其手,贪污赈灾款,变坏事为“好事”,算得上衙门的通病,不是上头下令就有用的。

  谢青却眉头紧皱,颇有些垂头丧气的意思。计策再精妙,也是要放弃这半壁江山,有什么可得意的?

  他勉强让自己振作起来,拱手道:“殿下,事已至此,不迁都是不成的,可路上怎么走,还需要细细计量。”

  太子微笑道:“先生所言,正合我意,不知先生可有何见教?”

  谢青从袖中取出一份折子,托在手里递到太子面前,“都在这里了,殿下一看便知。”他忍不住打了个呵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