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8(2 / 2)

加入书签

  说是吃席,其实究竟也没什么珍奇的菜色,不过是叫人从外头端进几碗菜来,大家聚在一起吃个饭罢了。

  有重嘉在,将领们都挺拘谨,重嘉主动笑着说了几句活跃气氛的话,众人这才渐渐放开了,吃喝一番,尽欢而散。

  勤务兵收拾了帐中的杯盘,抬上一张小圆桌,重摆上酒菜,酒是自酿的桑葚酒,菜是两盘切细的腊肠腊肉,另有两只小巧的酒盅。

  打发了勤务兵下去,秋露兴致极好地倒了两杯酒,见重嘉不喝,自己把两杯都喝了,又扫了几筷子菜。

  身为前线的统帅,她掌握的信息比身在后方的重嘉还多。仗打到这个地步,本土作战的姜家财政都接近枯竭,远离本土的扶桑军只会更窘迫。

  扶桑本就不是什么富裕国家,地瘠民穷,从前连天皇也吃不上几顿好饭,政治维新之后又被国内的大财阀把持了经济命脉,上层的财阀倒是发了财,底层的民众却依然穷苦。战前受欧美经济萧条影响,其国内百业凋零,小民生计日艰,种种矛盾累积,几乎到了爆发的边缘。

  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不只是扶桑上层想要实现自己的野心,也是出于转移其国内矛盾的考量。

  为了鼓动民众支持战争,扶桑政府向失地农民许诺,打下中国的土地后,政府会迁移本国民众到中国殖民,将中国的土地分给本国农民耕种。

  当时喊着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扶桑军部没有想到,战争进行了一个三月又一个三月,始终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而到了现在,尽管扶桑军队还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但所有人都知道,那不过是一种姿态而已,中外两方已经进入了战略相持期。

  持久战毫无疑问对中国有利。时间站在中国这边,战争拖得越久,胜利的天平就越向中国人倾斜。只要姜顾两家不要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突然翻脸成仇,这场战争的结果就不会有什么变化。

  一想到这里,秋露也不禁愉快起来。她会打仗,不代表她热爱战争。早日结束战争,恢复和平,这不只是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民众的期望,也是她的愿望。

  自斟自饮了几杯,她笑赞道:“这腊肉做得不错,带来了多少?”半晌没听到回话,一抬头,就见重嘉一条腿支起,一条腿放平,垂着眼不知在想什么。

  她又提高音量重复了一遍,重嘉才醒过神来,愣了愣,道:“后勤压力大,这次没带多少,过了今天大概还剩得几斤,都留给你慢慢吃。”

  秋露放下筷子,身体前倾,好奇地问道:“姐,你担心什么呢?”

  重嘉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一笑:“没什么,吃你的吧。”<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