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4(2 / 2)
“我哪一摊都不想管。”嬿婉嘟囔,她天生对军事感兴趣,不喜欢琐碎的行政事务。
但是没办法,谁让农工党眼下缺人缺得厉害呢?
她收好小本子,正要起身离开,又被朱琳叫住:“我这里有篇文章,你带去叫他们印出来,每个领导干部人手一份。”
“那印的人工作量可大了。”嬿婉看着她拉开抽屉,从中抽出薄薄一叠纸递过来。
她拿来一看,竹纸上的题目赫然是《反对本本主义》,顿时乐了:“这个好。”她快速地翻开浏览了一遍,朱琳的版本和原版有些不一样,但核心精髓把握得很好。
朱琳无奈道:“还是实力膨胀太快的恶果。咱们很多党员干部,过去是有恒心,有毅力,能吃苦,久贫乍富,倒是失去平常心了,变得又自大又自负,一下子就膨胀了,也不讲求科学的工作方法了,正该学习学习这篇文章,改改坏毛病。”
“确实是这样,”嬿婉赞同地点头,“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他们进城之后,有乡绅想和他们攀关系,没名没分的送了自己的女儿过来,他们就美不滋的收下了。”
看看朱琳骤变的脸色,她忙补救道:“我知道这件事之后,已经让他们把这些女孩子都交出来了。”
朱琳神色缓和,点点头:“给这些女孩子安排工作,让她们自食其力吧。”
第51章 清穿女的混战21
康熙五十二年, 天下已经不再有大的战事,但小的摩擦不断。
双方各自停战, 实力急剧膨胀的农工党需要时间来消化胜利果实,战败的清廷则蜷缩在北方舔伤口。
清廷在北方还有兵力, 但他们的财政已经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 再者,也明白自己的船不如农工党的好,就自家那几条小舢板,失去了占据长江水道的优势,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
当然, 作为自吹的天下之主, 清廷是不能承认自己比不过反贼的,双方根本没有正式的停战协定,只是农工党不打了, 掉头经营江南,这才造成了事实上的和平状态。
北京朝廷罢手不打, 各地方的大员更不会不识趣儿,说皇上咱们打吧, 只有家里有人失陷在南方的, 才鼓吹消灭反贼。
康熙皇帝对此毫不理会。他也是暮年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