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8(1 / 2)

加入书签

r />  今年雨水较多,为了能在老天爷手里抢赢时间,秋收一开始,张卫海就给村里力气大的人安排了活,让他们只负责从地里运玉米回村。剩下的人就全力掰玉米。

  若问村里谁力气大?

  穆初夏!

  村里除了穆初夏外,力气最大的还有谁?

  袁向北!

  于是,想要逃脱魔爪的袁向北,就这么被张卫海重新扔到了穆初夏手里。

  张卫海的原话是:你们俩力气最大,离村子最远的那片玉米地就你俩负责了。

  袁向北:“......”

  心塞,咋走到哪都有她的身影啊!

  晚了,谁让你前几年没事就往穆初夏跟前凑,现在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已经知道——你俩是一伙的!

  秋收永远都是农民们一年里最辛苦的时候,同样也是最高兴的时候。

  大伙虽然都累,脸上却挂着灿烂的笑容,干劲十足。

  外界的纷扰被大山隔绝,村民热火朝天地忙活了近一个月,总算把粮食收回来。

  时间转瞬即逝,不知不觉间娃子们又要开学了。

  就在开学前几天,穆太爷抵不住岁月的搓磨,在睡梦中去了。

  穆太爷是整个穆家辈份最高的人,他的离逝,让穆家所有的后辈都十分沉痛。

  在西南这方地界有个习俗:上了岁数的老人,无病无痛、寿终正寝那都叫喜丧。家里人不但不能哭泣,还得去请唢呐队来吹奏乐曲,以示喜意。

  大伙压住心底的伤痛,强颜欢笑,忙前忙后地操办穆太爷的后事。

  虽已入深,但天气还没转凉,遗体不能停太久,太爷过世三天后,就出殡安葬了。

  忙完穆太爷的后事没两天,娃子们就背着书包准备去上学了。

  开学前,穆福昆找他爸妈商量,想让穆初夏一起进城去读书,这样两兄妹好有个照应。

  穆庭棋两口子考虑了一下,觉得有亲哥看着,让穆初夏去城里上学也好。

  穆初夏却不愿意去,她可是听袁向北说了,城里如今乱糟糟的,风向不好,不一个不小心就会惹祸上身。

  ————

  这日,天朗气清,穆初夏背上被褥和家里的兄弟去了镇上初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