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2 / 2)
赵老太其实是不大怎么愿意送穆初夏去读书的,一个女娃子,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在家帮着做事。村里哪个女娃读书了,还不照样过了!盼春也没读过书,可走出去,村里哪个不翘起大指母夸的?
可随后又想到穆初夏的那性子,觉得也许送去读书,学多少先不提,但那莽撞又憨直的德性说不定还真能被老师纠正过来。
赵老太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又曾给人做个丫鬟,多少保留了一些那个年代的认知。知道“先生”一词所代表的意义有多不凡,做学生的有可能会顶撞爸妈,但绝对不会顶撞先生。
赵老太按着自己的思维一想,觉得送穆初夏去读书,别的不说,但那股子傻劲,绝对还能抢救一些。
好吧,穆大魔王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在芭蕉村博出一个傻妞的称号。
没办法,谁叫她常识太少,动不动就闹笑话,自家闹闹也就算了,结果她傻不拉几地闹得整个村都知道了,怪得了谁?
一家人在饭桌上讨论穆初夏上学的事,端着饭碗的穆盼春却一言不发,好似个局外人般,把自己屏蔽在外,任由大伙说得再热闹,都没有出声插过一句。
张梅担心的事儿,到底还是发生了。
穆盼春这会儿心头很不舒服,眼睛酸酸地莫名想哭。
她其实也懂,小妹能去上学是好事,可她心里就是不舒服。当初她到上学年纪的时候,自己爸妈提也没提过一句,可到了小妹这里,二婶却跑前跑后,早早就开始为她做打算。
她都十二岁了,很多事儿心里都有数。这段时间二婶总是往张家跑,她就多少猜到了一点,那时候她还满心为初夏高兴,希望二婶能挣赢一家子人,把小妹送去读书。
可事儿定下来后,心底却酸涩得发苦。
读书……谁不想去读书,读过书的人哪个最后不都出息了的,自己也想出人头地。可……
穆盼春脑袋稍稍转向周卫红,狠狠压下心底的苦涩,深深吐了口气,眼睛一闭,把到眼眶的眼泪憋了回去。
这就是命...
当事人穆初夏完全没有要去上学的喜悦,反倒是和穆盼春一样,闷闷不乐地端着饭碗,握着筷子数米粒。
好烦!
为什么要去上学?
大姐就没去,为啥她却得去!
山上比学校有意思多了。上学有什么意思,整天的对着那些歪歪扭扭的字,多无聊啊!
......这才是穆大魔王不愿意上学的真正原因!
这话说来好笑,今年开春的某一天,穆初夏无意间把她哥的书本给翻了出来,当时穆初夏还以为书是袁向北的,她正疑惑袁向北为啥把学画符的书丢在了自家,她哥就从外面走了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