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8页(1 / 2)

加入书签

一名叫朱国强的干部叹了一声:“嗐,只能慢慢来咯!咱们这边比靠里边的老乡好点,起码不怕暴雨内涝。就是从前人都往对面跑了,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脸上又充满了信心:“不过现在好了,大家一条心,搞生产,早晚能跟上!”

朱国强说的靠里边,指的就是像光州市、禅城市等地,朱江众主干支流横贯其中,一到五月就进入汛期,江河水位暴涨,要是加上暴雨,很容易造成内涝,导致惨重损失。

这损失里面,不但包括被淹没的田野,这种天气之下,完全没办法进行生产,还要安排人手去防汛,24小时轮值,防止水位没过横基,否则江水就会倒灌入村里。

宝安县直接临海,隔壁县市的江水到了这边,都能直接排入海里了,倒是没有这个困扰,但就像干部们所说,长期以来的逃港乱象,不但让劳动力流失,也影响了留在原地的人们的积极性,所以生产一直起不来。

但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现在宝安县的百姓,已经对自己的家乡产生了归属感。

显然,现在干部们都认为,宝安县虽然基础差,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总能慢慢变好的。

而李潇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加快这个“好起来”的过程,因为只有精神和物质双管齐下,改善百姓的吃食,才能更好地巩固现在获得的效果。

她朝众人说:“各位干部同志,我之前从别的地方听到一些方法,能帮助提高生产,或者我们能试一试。”

这话一出,大家的兴趣都被勾了起来,连忙问:“是什么方法”

李潇潇笑了笑,缓慢而清晰地说:“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是珠三角地区典型的农业生态系统,但现在别说劳动力不稳定的宝安县,哪怕是附近一片条件好点的县城,也还没开始推广这个系统。

李潇潇简单地跟他们介绍了一下:在鱼塘边上种桑树,用塘泥养桑树,用桑叶养蚕,用蚕沙、蚕蛹喂鱼,形成一个循环,物尽其用。

桑基鱼塘养出来的鱼,比传统吃草和鸡鸭粪便的鱼个头更大,这意味着能极大地提高产量,而桑树固土,在风雨来袭时也能很好地保护土地。

朱国强又问:“咱们这儿还没搞过这个,要是搞一轮,大概要花多长时间”

“一年。”李潇潇见众人有点犹豫,马上又说,“但是划得来,而且平时也不需要花大力气去管理。”

“一月二月放鱼苗,三月四月种桑树,五月养蚕,六月卖蚕丝,剩下的蚕蛹拿来喂鱼,七月八月给鱼塘清淤,剩下的几个月则用原来的老办法,杂草加家禽粪便喂鱼。”

另一名干部冯海波有点为难地说:“小李啊,我其实也觉得这主意不错,就怕村民们不愿意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