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页(1 / 2)

加入书签

第32章 武德呢

不管是在哪个年代,观众的某些思想都是相通的。

在现代,一年之中,院线排片的黄金档期非春节莫属。在这个时段,贺岁片一般都不是什么有思想深度的片子。

但没有所谓思想深度的片子,就不是好片子吗?

李潇潇觉得,那种强行说教的、故作高深的、看得人昏昏欲睡的片子,才是烂片。

很多时候,观众只是想要一点精神娱乐而已,工作、上学里都已经很多“学习机会”了,如果连娱乐时间都还要接受轰炸,实在是太让人难受了。

而且,角色的塑造、情节的安排也能达到传播观念的效果,并不一定需要台词明晃晃地带货。

这个年代的观众,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李潇潇希望有一部通俗一点的、贴近他们生活的剧,这样更能引起共鸣。

一个主题,做成系列剧或者连续剧的形式,单场演出时间二十分钟左右,这个时间与现代广播剧、动漫单集时间差不多,李潇潇觉得这个时间是最合适的。

“主角可以是一名退伍军人……”李潇潇边想边说,“他在部队中有自己的贡献,但他退伍后,依然能为百姓服务,这也算是军民鱼水情的一种。”

“其实就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小事也可以表演得非常有趣。比如主角发现隔壁屋父子吵架,吵得非常厉害,主角帮忙调解矛盾,最后父子和好,当然这个调节过程的剧本可以跌宕起伏一点。”

“又比如主角在单位里,发现了工友们都有一个不好的工作习惯,主角提醒之后,工友们并不当回事,结果后来因为这个习惯,单位里出了事故,主角又勇敢地抢救工友性命。”

“每一个小剧都有一个主题,主角其实就是通过自身的魅力,改变了周围的人。”

冯老师认真地听完李潇潇的话,觉得这个想法很新颖,因为虽然看起来剧数多,但实际主人公都是同一个,而其他角色都是普通百姓形象,表演塑造起来也并不是太难。

但是,她同时也表示担心:“我们平时上一部新剧,至少都要排练半个月,如果数量这么大,排练的时间也不够。”

李潇潇说:“所以我们要改变大家的习惯,提高背台词的效率,快速进入表演状态。”

这并不是做不到的,话剧不像京剧或者芭蕾舞剧,那两种需要从小就练起的功底,但话剧不是,话剧门槛低。

在现代,高中生也能排出一部让人看得非常开心的舞台剧,而这仅仅花了他们几天的课外时间。

当然,商业话剧更加严谨,时间需要长一点,但也没有这个年代反复排练的时间长。

普通百姓不是艺术家,他们其实更愿意看一些通俗的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