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1页(1 / 2)

加入书签

站树桩,蹲马步,鞭腿,练拳。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他的一身功夫,全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练出来的,那是刻进了骨子里,融入了血脉里的。

拳台上,老王出手软如棉,沾身硬似铁。虎步生风,行云流水,每一拳看似普通实则暗含神机。

他并不是像由安那样凭着蛮力的硬打,而是十分有巧劲和套路。

他的每一拳每一掌,看似普通,打在身上,却仿佛撞入了大海之中,震荡不安。

老王的下盘很稳,身体虽然健硕,但却不像其他拳手那样硬,他的腰身可以扭转成人想象不到的弯度,可双脚却稳稳地扎在地上,像是生了根一样,分毫不离。

这恐怕也是中华武术和国外的拳法最大的区别。

中华武术是凝聚了祖先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它有技巧有功法,一招一式都彰显了中华精神。

武术有魂,而体不破。所谓外讲手眼身法步,内敛精神意念足。

中华武术讲究武徳,习武之人练武要先练德。中国有句老话叫:“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

而外国人学武,要么是为了打比赛竞技,要么是为了面子争强好斗,还有甚者学武是为了生存。

但中国人却不一样,从古至今大部分学武者从不为了自己。

他们的一身功夫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是为了保家卫国,为民除害,行侠仗义,快意江湖。

真正的中华武术,不仅仅是一门搏击,防卫的功夫,它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的修心养性,武学与人文的结合起来。

真正的中华武术走过了数千年的风雨历程,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魂、承载中华儿女精神建设的魄,止戈为武。

所以在历史上我们有一代宗师黄飞鸿,津门大侠霍元甲,咏春拳叶问,功夫之王李小龙……

从曾经的“东亚病夫”到“中华武术”影响世界。

学习武术的境界不一样,所表现的程度然也不一样。

李白曾写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是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由安也好,其他人也罢。他们学习武术,是为了功名,但老王不一样,武术是他骨子里的东西,是他的魂和魄,跟功无关,跟名也无关。

而正是因为心无杂念,所以他的功夫才能学的精,学的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由安因为嗑了药力大无穷,永远不会累,反而越来越精神。

而老王毕竟是人。

如果是其他人和永安这样硬扛硬的打,可能没人能打得过嗑药状态下的由安。

但老王有招数,就应对,有以柔克刚。整整十分多钟,老王全都应对了下来。

可不难看出,随着药效对由安的影响,老王应对起来也开始渐渐变得困难。

一个不觉察,老王侧边肩膀中了一拳。

但他旋即也给了由安一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