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页(1 / 2)
难的是改变这个地方所有居民的思想,将中国的文化民俗,真真正正彻彻底底地融入到本地的生活中。
祝红老师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能让一个小镇心甘情愿的改名。
安桥觉得很好奇。
和思鹿廊,虹鹿中华学堂不一样,关于华夏镇是怎么成为华夏镇的,祝红老师的笔记本上写的一点都清楚,甚至可以说是根本就没有写。
华夏镇就好像是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了华夏镇。
安桥开始好奇了起来。
在成为华夏镇之前这个小镇叫什么名字呢?
华夏镇的人口锐减和它成为华夏镇之间有没有关系?
安桥忍不住去找李霖鹿谈了这件事情。
“你说的这件事我也发现了。”李霖鹿听安桥说完她的疑虑之后,叹了一口气:“这正是我这些天一直在做的事情。刚来到华夏镇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小镇人口极少跟母亲当年遗留下来的一些资料显示的并不符合,所以我找到了镇长,了解了一下现在华夏镇的情况。”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李霖鹿看着安桥紧皱的眉头说道:“因为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但并不是。”
李霖鹿安抚的拍了拍安桥的手,朝她缓缓叙说起了那段祝红老师日记本里不曾出现过的故事——
“华夏镇其实一开始并不叫华夏镇,它的名字叫做厄里斯多,只是冰岛一个普通的偏远小镇。母亲之所以会来到这个地方,其实是完完全全的机缘巧合。她那日在雪山里迷了路昏倒,被这个小镇的居民所救,带回到了镇里,之后因为一直无法联系到外界,便在小镇修养了一个多月。华夏镇的故事就是从这修养的一个多月开始的。
母亲这个人你是知道的,她热衷于在世界各地传播中华文化,在小镇上的这些日子,她也不曾闲着,给他们讲中国的历史故事,教他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还教他们说中文,写中国字。小镇上的居民从没有见过中国人,对于母亲的出现,他们是热情的,也是好奇的。对于母亲说的这些东西,他们是陌生的,但也有无穷的兴趣。所以母亲将这些中国的点点滴滴的文化和精神,慢慢的传播到了小镇的每一个角落。
居民们很喜欢,甚至在母亲的组织下,他们开办了中华学堂,创建了各种各样的中国文化艺术的兴趣小组。小镇本来因为人口众多,经济落后,交重税而生活的十分困难,镇上没有自己的产业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失业在家,全镇GDP极度落后,引起了政府的不满,政府试图将厄里斯多镇取消,和3公里外的另一个小镇合并。
这个决定自然是引起了小镇居民们的不满,小镇的存在对于他们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母亲就是在这个时候帮助了小镇居民,她以个人名义借了10万欧元给小镇,并且不要任何利息,只要求小镇在10年内还清。母亲的借款让小镇重新活了回来,因此小镇全体居民为了感谢母亲,便将名字从厄里多斯改为了华夏镇。”
“原来是这样……”这是安桥第一次听闻这个故事,10万欧元在那个时候对于祝虹老师来说,恐怕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她不知道那时做下这个决定时祝虹老师到底在想些什么?但现在看来这个决定留下了远大的意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