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页(1 / 2)
因为听说了山东商会的人要来,小老头和老太太可兴奋了,从中午就开始忙里忙外的做饭,准备晚上请老乡们好好吃一顿。
下午五六点的时候,赵钱跟山东商会副会长以及援助小组一起到了剑桥镇。
安桥收到信息后出去接他们进来。
穿越那又长又窄破烂不堪的巷子时,副会长嘟囔了一句:“这么破旧的地方怎么住人啊。”
说话间他们已经走到了爷爷奶奶的小破房子前。
老太太不顾胡金源和钟梓辛的阻拦,搀着小老头一起站在门口迎接他们。
“爷爷奶奶非得出来拦都拦不住,说一定要好好迎接老乡。”
小老头颤颤巍巍的走上去:“老乡?恁是山东老乡白?”
被握住手的那个正是赵钱,他点点头:“是我是山东青岛人。”
“青岛…”小老头愣了愣,似乎是在想自己是哪儿的人。
他已经离开家乡太久了,久到前半生的记忆是那么的遥远。
“爷爷,您是山东哪儿的人啊?”赵钱问他。
“我是……”他皱着眉头,用手敲自己的脑袋。努力的想想起那两个隐藏在他记忆深处的字音。
记得他的家乡很美。有山有水,漂亮的大峡谷。
“淄博?临沂?济南?泰安?曲阜?”赵钱试探性地说着山东的地名,想要帮助小老头唤醒他沉睡的记忆。
老头眉头皱的更深,整张脸都挤在了一起。
这些地方在他的脑海中并没有太大的记忆,显然都不是他的家乡。
那个副会长插了一句:“该不会是莱芜吧,我就是莱芜人。”
他本是随意一说,却没想到这句话在老头的脑海中砰的一下炸开。
莱芜!就是莱芜!
“莱芜!我是莱芜人”小老头大声的喊着,他依稀记得,记忆深处曾听到的这两个字,从出生便一直伴着他的这两个字。
莱芜,一个孔子曾来此观礼;管鲍曾在这分金的地方。
这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龙凤梳,也有汉代时留下的三铢钱范;有民间奇物宝葫芦;更有闻名于世的齐长城。
这里是奴隶起义领袖柳下跖的故乡;这里曾发生过著名的长勺之战,这里更以震惊中外的莱芜战役名载史册。
山东商会的副会长看着小老头那激动无比的样子,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听父母说过的一件事儿。
隔壁xx镇xx村,一战的时候去了13个人,后来只回来了2个人,其他11个人全都音讯全无。
听说那个村里有一家的后辈,到现在还辗转于欧洲各个地方寻找他们爷爷的墓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