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页(2 / 2)
多尔夫一路上嘴巴就没有停过,仿佛有无数个问题像机关枪一样不停的往外发射。
穿过大街小巷的青砖绿瓦,走到巷子最深处,跟着那只慵懒的白猫,西拐八转的走进了那破落的拐角。
老太太躺在摇椅上,半眯着眼睛,阳光打在她花白的头发上,闪烁着耀眼的银光。
“奶奶。”虎金源叫了她一声。
老太太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
“哎呀回来啦!”看到是三个孩子,她脸上立马露出了笑容,咧着嘴站了起来:“快进屋去,考试考得怎么样啊。”
小老头听了声音,拄着拐棍儿颤颤巍巍地走到屋门口倚着门问:“是不是孩子们回来啦?”
“是回来啦,你又出来干嘛?快进屋里等着去。”
老太太忙忙呼呼的,过了好一会儿才发现三个孩子旁边还有个生人。
“那位是谁呀?”
“奶奶,他是BBC拍纪录片的导演,还记得之前我们跟您说的吗?要把咱们中国劳工的故事拍成纪录片,让所有人都知道那些英雄!”虎金源说道。
老太太一怔,有点儿不知所措的搓了搓手,紧张兮兮的说:“你们这群孩子那怎么不早说,赶紧请他进屋呀!”
她想上去去握住多耳夫的手感谢他,可低头一看自己那双粗糙黑瘦的手,她就又赶紧给收了回去。
自己这么一个老的不行的老太太,连句英文都不会说,就这么凑上去要是让人家嫌弃了就不好了。
“两个老人不会说英语吗?”多耳夫为眼前的这一切搞得有些愣住了,他来之前想了很多问题,却没有想到这两个老人竟然连英语都不会说。
他觉得有些好笑。
安桥怕他拿尖锐的问题刺激到老人。可怎么不想想,两个老人根本听不懂英语,他就算问了再尖锐的问题,又能怎么样。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关心则乱吧。
饶是多耳夫这般铁石心肠的人,一时间都有些感慨万千。
想想如果是他年过半百之后,自己独自一人孤苦伶仃的在异国他乡生活,又会是怎么样的光景呢?
更别提这两位老人还经历了一战,经历了疾病,还经历了生离死别,白发人送黑发人。
一战已经过去了93年,小老头13岁那年坐船去的欧洲参加的一战,现在也都已经107岁了。
他很有可能会是一战那14万中国劳工中还活着的最后一个人。
多尔夫叹了口气,朝安桥说道:“要麻烦你充当一下翻译。我想听更多关于那个时候的故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