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页(2 / 2)
“箫, 其形参差象凤翼, 十管, 长二尺。”播音系小哥哥温润如玉的声音通过音箱, 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吕氏春秋》中写:黄帝命伶伦伐昆仑之竹为管。在虞舜时代有乐舞“箾韶”,后为歌颂大禹治水有乐舞《大夏》, 大夏以“籥”伴奏,从《箾韶》到《大夏》,箫曾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一笔浓墨重彩的灿烂辉煌。”
箫形声, 字从竹从肃。“肃”这个字在汉语中本义为“千针万孔”,是说风声尖锐地漫天呼啸”。“竹”与“肃”联合起来便是表示能入风声漫天呼啸的乐器。
刘星河最喜欢的就是这个解释,他喜欢用萧吹出那如兵戈铁马, 肃杀呼啸的曲子。吹动手中的长萧他就仿佛回到了千百年前的古代,是江湖中肆意潇洒的大侠,是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
一萧在手,他仿佛就再也不是之前那个又矮又肉的小胖子了。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竖起长萧,他就是拥有无限力量仗剑天涯的大侠!
“呜——”最后一声萧鸣落罢,全场一片安静。
半晌后一阵震耳欲聋的掌声爆发而出,连绵不绝。
刘星河微微一笑,将手中长萧一收,朝台下鞠躬。
这一刻,旁人再去看他,他就仿佛又回到了平淡无奇的小胖子模样。可刚刚的“凤箫声动”却深深印在了所有观众的心底。
“好!好啊!”台下的领导十分满意,跟身边的说道:“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能把箫独奏表演的这么畅快淋漓!”
也有外国的领导满脸茫然的说:“太神奇了,刚刚真的是这位学生在演奏么!他身上的气场完全不一样了,天啊!这样的表演真是化腐朽为神奇!”
中国领导很满意,笑眯眯的说:“这不正应了那句‘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嘛。好啊,英雄出少年呐!”
他没敢笑的太得意,怕一边坐着的外国领导们太丢面子。
老李这时候已经完全松懈了下来。还好,熊孩子们没给他丢脸!
看着领导们满意的神色,老李知道他们中国教师最后的倔强保住了!
此时,大礼堂后面的小门悄然打开。安桥,路幺幺,柯老头,老王,珍妮弗,小泽雅子几人正协力将编钟往后台搬运。
快站成了一座“望夫石”的钟蝶飞眼睛刷一下的就亮了,赶紧赢了上去。
“你们借到了!”她珍惜的上去轻轻摸了摸编钟两边的蟠龙纹铜套,惊喜道:“这是曾侯乙编钟的复制件!你们真的借到了!”
“先别说这些了。”路幺幺一路急的不行,生怕她们错过了表演:“赶上了么?什么时候到你!”
她这一提醒,钟蝶飞才从见到编钟的沉醉中清醒过来,赶紧道:“现在,现在就到我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