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页(1 / 2)
“还有我们学校刘星河。”刘星河的带队老师不甘落后:“那小胖子别看平日里总是笑眯眯的也是个坏茬儿,蔫坏蔫坏的呢!”
“咚……咚……咚……”
酒店的上空响起八点整的钟声,平日里悠扬悦耳的钟声这一次却显得有点战味十足。
老师们的话音一顿,纷纷低头看向手表,然后严阵以待的站了起来,将目光投向老李!
老李大手一挥:“是时候了!各位老师们,记住!我们的任务是——”
“死守中国教育最后的倔强与骄傲!”
“我们的口号是——”
“保住面子,在所不惜!”
话音落罢,以老李为首的一众教师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大步朝他们任务的目的地——大礼堂进发而去!
而此时此刻,谁也想不到他们心心念念的“头号敌人们”这会早已经坐上了富二代刘星河家开来的两辆商务车和马凤玉家里的小货车在去往乐行、演艺中心和学校的路上了。
张家荣禾舒宣跟着马凤玉家的小货车去了学校,两人的学校距离不远再加上学校没有办法提供运输,所以马凤玉就只能跟他们一组了。
褚欣欣跟刘星河一起赶往了表姐的乐行。她表姐的乐行规模不大,不过因为她表姐也是个传统乐器爱好者的缘故,所以乐行里有挺多小众的传统乐器。
另一边安桥今早联系的几家演艺中心也给了回话。她谈了几家之后就跟路幺幺陆才宇几人一起坐上了刘星河家的另外一辆车赶过去了。
事情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群少年们本就是各个学校的翘楚,他们中有的能说会道,有的才思敏捷,有的善于组织,一时间,老李这一群人民老教师们竟然没有一个没发现他们的学生少了七个人。
中午十二点,马凤玉家的小货车载着三人和一车金贵无比的乐器缓缓驶到了酒店后方的小门处。
一个小时后,刘星河和褚欣欣也带着从表姐那儿借来的乐器回到了酒店。
又过了一会,陆才宇为首的几个男生也带着演出服、道具赶了回来。
刘星河:@全体成员!同志们我们不负使命把乐器借回来了!请需要古筝、二胡、扬琴、葫芦丝、唢呐、古琴、琵琶、笛子、笙、埙、瑟、萧、柳琴、三弦、梆子 、梨花片、钹、锣、云锣、钟 、木鱼的小伙伴来我们这里领取!
刘星河打这些字的时候胖乎乎的手微微的颤抖,他从来不知道原来他的国家有这么多属于他们自己的乐器。
这一刻,他才真正的意识到中国的音乐艺术就如同中国的历史文化一般,悠远流传、从未中断。
他想起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上教的“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想必这些中国乐器演奏出来的音乐也就如子期说伯牙的那般,如同高山流水、如同丝竹冬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