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0页(2 / 2)

加入书签

如果说之前的一环扣一环都只是为了增加曝光量,吸引潜在用户涨粉,那最后的这个采访视频则是为了打响他们中国品牌在美国的第一炮!

史密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纽约人,同时他也是一个本地科技公司的研发经理。

前两天网上突然火起来的帖子和zc手机让他敏感的嗅到了一丝疑似阴谋的味道。他今天也是一道早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纽约的一出体验点,想看看这突然出现的zc科技到底是什么妖魔鬼怪。

他按照要求顺利的填完了问卷,体验完手机,然后进入到了采访的阶段。

采访他的是一个华裔面孔的女人。

她并没有说要采访他什么,反而是把他带到了一个长桌面前,让他一次去试用桌子上的东西。

史密斯看到桌子上这MP3、平板电脑、手机、蓝牙耳机、智能手表……

“请您试用这些产品,然后告诉大家您觉得哪个最好用,并且猜一猜,这些产品分别产自哪些国家。”

“就是这样而已?”史密斯觉得太简单了,作为研发经理,他研究过太多国家的科技产品,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即便是闭着眼睛他都能说出来。

史密斯大胆的做了尝试,他从手感、舒适程度、实用性、功能对比等多方面研究了几款产品,然后自信的说:“首先,这几个产品,一看就是处于同一家公司,他们也是同类产品中最值得购买的那一款,质量和性能都是远超其他几款。毫无疑问,我猜它是美国制造。”

紧接着史密斯有用比较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其他几款产品,并推测他们可能来自于德国、日本、英国……

“那您觉得中国制造呢?”多莉问他:“您觉得这些里面会不会有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史密斯觉得自己听了个笑话:“嘿,孩子。如果说这里面最不可能有哪个国家,那应该就是中国了。众所周知,中国制造质量很差,而且以中国的科技水平显然不足以研发出这些产品。”

史密斯指了指桌子上最差的一款产品:“看到这个了么?我敢打赌,中国制造连这个产品一半的质量和性能都达不到。”

多莉气得想把话筒拍到他脸上,但敏感的商业嗅觉,让她生气的同时也意识到,这份采访可能带给他们的话题和热度。

其实这场采访的走向是安桥在策划案上早就列好了的,利用本地人的自大,和对中国现有科技缺乏了解的现状,让他们在采访中被频频打脸。

不论视频发布之后的舆论方向是怎样的,他们要的热度都已经达到了。

中国的科技真的差么?

中国制造的东西真的不能用么?

中国科技是不是真的已经在没人知道的时候发展到了一个新顶峰?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