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9页(1 / 2)

加入书签

是以,朝廷决定将蒲城做为以后诗会的举办地。

五六天的路程。

怕是以后会试也会定在蒲城了,那边目前已经开始建贡院了。

一是考虑到路途问题,二是考虑到安全问题。

待会试结束,那些贡士便由人护送着进京,即能免了京都住房的压力,还能免了学子们因为路途遥远而多花钱的经济压力。

对于东景和西景两边算是折了个中。

他觉得这样蛮好。

沈君月道:“我带着小锅与你一道去。”

秦贞道:“没说让带家属。”

他是去工作的,又不是旅游。

沈君月道:“我去那边看看那边的地价还有房价,如果可以,在那边买宅子办个客栈应该也不错。”

鹿山诗会和会试的人流量就相当可观了。

而且她隐隐觉得,以后蒲城那边发展不会太差。

迁不迁都另说,以后会试和诗会都在那边,朝廷指不定还有更多的计划。

秦贞道:“那也行,咱们到时候还能有个照应。”

诗会是从五月办到七月。

为期六十天。

据说以后,不再每年办诗会了,反而是与会试一道儿,在会试之后的五月办。

这样一来,有些没中的,倒是能留下来围观,还省了许多路费,一举两得。

沈君月道:“那就这么定了,什么时候走?”

秦贞道:“四月中旬吧。”

沈君月一算时间,还有半个来月,够她准备的了。

秦贞后知后觉道:“你去那边买地买宅子,手里的钱够不够?”

他们这才缓过劲来,结果她又要开疆拓土。

秦贞瞬间感觉压力山大。

沈君月道:“够了。”

其实从酒坊开始正常酿酒,手里的钱就宽松了不少。

他们又与会馆那边说好了,商队的人每隔一个月去老家拉一次酒,中途经过的砚城等地,都会有客户将酒留下。

等于他们少跑了许多弯路,顺风酒卖得还不错。

他们与商会算是双赢。

在京都这边郑王都亲自点过名了,肯定卖得更好了,如今宫里用的也是他们的酒。

她估摸着,以后就算是出现什么让停产的,他们酒坊也不用停了。

观主前段时间还与她商量,在青云观那里可否酿酒。

主要酿些果酒,京里的女眷们会买。

沈君月就想那就酿葡萄酒吧,前两个月在大兴那边种了几十亩的葡萄,到时候试验一下,如果可以,以后京都这边就专酿葡萄酒了。

他们那个火锅店,今年生意也挺好,所以,沈君月道:“别看现在手里有钱就拿去投资了,其实生意多了,回本也是相当快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