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5页(2 / 2)

加入书签

此时,杨大伟眼珠转动了一下,给了朱大嘴两元钱,笑盈盈的道,哎哟,你可是我亲大嫂,谁的都可以不收,这自家人的生意,那肯定要照顾的。对了大嫂,你还有捡到别的瓶子罐子吗?你都拿过来,我当照顾自己人,看着凑合都收了。

朱大嘴接过钱,眼睛都笑得只见一个缝隙了。

当即,朱大嘴道,好,好,我现在就去找找。

而一旁,村人看见破罐子竟然真的能换钱,都激动不已,当即,都去家里翻翻找找了。

不多时,不少人抱着盆盆罐罐走了过来。

朱大伟把村里的瓷器都直接收走了,可谓满载而归。

朱大伟是一个喜欢钻研的人,这样的人有个优点,为了达到目的,会用尽一切手段,当然了,在同时,他也不会管任何人的死活。

要说鉴赏文物,朱大伟其实就是一个高中生,并不太会鉴赏文物,但是他会学习。

靠着他的花言巧语和几顿饭菜,他摆了一个考古系的教授做了师傅,这人带着他学习,他很快倒是上了手。

等随后,他在出差的时候,在友谊商店搭上了一个有钱的港商老头,刚好这个老头想弄一批文物,这个杨大伟,就和这个人搭上了生意。

这也是杨大伟下乡的原因之一。

杨家村所在的位置,附近是有古墓的,村人在附近的河沟啊,山上砍柴火之类,看着罐子碗盆,就都捡回了家里。

现在的人都特别穷困潦倒,根本没有多余的闲钱买碗筷盆之类的,都是能节省就尽量节省着。

所以山上河里捡到的,都会捡回去,有的拿来当夜壶,有的拿来当泡菜坛子,有的拿来当个花盆什么的。

现在能够换钱呢,有些人就抱了罐子来卖给了杨大伟。

当然,也有人嫌弃价格低的,杨大伟看了看,多出了一元钱,把人欢喜得险些跳了起来。

刘大柱家里的花盆,便卖到了三元钱的价格,把刘大柱乐得欢天喜地,立即就买了两斤猪肉回家开荤去了。

等把村子里的瓶子罐子收得差不多,杨大业道,我最近每天都会来收的啊,大伙要是还能捡到,或者家里亲戚有的,也能送来。先说好啊,这个发财的机会,就这么一次,我可是看咱们是自己人,这才优先照顾自己人的。

行,行,咱就知道杨家老三可是个好人啊。

对了,大业啊,不是说两个门路吗?这还有一个门路是啥啊?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